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3.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4.画图表示并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5.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四、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4.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五、教学难点 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新课导入] 有个笑话:局长到某校视察,看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便问甲同学: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何是斜的?甲非常惊恐,答道:不是我弄的。此时,教室走进另一名学生乙。局长再问,乙答道:你知道的,我也是刚进来,什么也不知道。局长疑惑地问教师这是怎么一回事。教师满怀歉意地说:这不能怪他们,地球仪买来时,就已经是这样子了。校长见局长脸色越来越难看,连忙趋前解释:说来惭愧,校长陪笑道: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我们买的是地摊货。 地球仪真的是被弄歪了的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会是歪的呢?与地球的运动特征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运动。 请同学们看到书13页,告诉老师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同学要预习哦,这么简单的问题大声一点回答啦),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在书上做出标记。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是不是常与“运动方向”、“运动速度”等联系在一起,今天呢,我们就从“旋转中心”“方向”、“周期”和“速度”三个方面来探讨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特点。 同学们什么是地球的自传运动呢?在现实生活中又有什么例子可以证明地球在进行自转运动呢?哪位同学来说说。(请坐)同学看到书上,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自转。那它的旋转中心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对吧,我们简称它为地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同学们看书上图1.15,正因为地球的自传中心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从这个视角我们看上去地球是倾斜的。那这个北极星还有那些用途呢?对!我们可以用它来指示方向,地轴北端为北极,南端为南极。如果在夜晚朝着北极星走,是不是就是沿着北方走呢,我们在地球仪上选取两个点,中国拉萨、美国新奥尔良,都往北极星方向走,最后两人会在哪里会和?“北极点”,所以他们两人都是往正北方向再走。现在有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在南半球,大家能够看到北极星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受地球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形状的限制,在南半球由于赤道圈较大,遮挡,所以看不到北极星。如果有一个人在北极,他观察到的北极星是不是因该位于他的正头顶,如果这个人逐渐往低纬度走,他看到的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应该在怎样变化,是在降低对吧,现在同学们要发散思维想想如果这个人走到了赤道上,那他看到的北极星应该处于地平线上,由此我们也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北极星的地平高度等于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