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99185

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末复习讲义(纲要上)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32414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巩固,纲要,讲义,复习,期末,历史
  • cover
第01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考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文明源头: (1)典型代表 距今约1万年以前 约7000—5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 人类文化遗存 元谋人、北京人等 仰韶、河姆渡等 龙山、红山、良渚等 生产力 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旧石器时代) 打磨结合制作石器 (新石器时代) 生产方式 采集渔猎 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并发展 生产关系 生活方式 穴(巢)居;迁徙 筑屋;定居,村落形成 社会关系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公社; 平等、无私产 父系氏族公社; 私有制、阶级、国家出现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①源远流长;②多源性、本土性;③生产力发展是根本推动力;④呈现出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发展方向。 2. 国家的产生经过: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二、夏、商、和西周 1.夏朝(约2070BC-1600BC) 政治 ①夏朝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②启继位后,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考古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在时间和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2.商朝(约1600BC-1046BC) 政治 ①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实行内外服制:内服: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文化 甲骨文: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 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和兵器,少量农具。 影响范围 东到大海,西及陇西,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知识拓展】商朝统治弥漫着神权色彩,盛行占卜。卜辞记录在“甲骨文”中。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真实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 西周(1046BC-771BC) (1)政治: 分封制 分封目的 拱卫王室,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分封内容 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民授疆土)。 诸侯权利 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诸侯义务 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等级结构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积极影响 ①巩固了王权,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传播了周文化,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础。 消极影响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隐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 宗法制: 含义 以父系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 ①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②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③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影响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传承了宗法观念,有利于凝聚宗族,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③宗法制下形成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影响深远。 (2)西周经济: ①农业:土地制度为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耕作方式为大规模简单集体协作(众人协田),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少量青铜农具; ②手工业、商业:青铜铸造技艺成熟;工商食官(官府统一管理商人、工匠)。 (3)(3)思想文化: ①早期人文传统形成,为儒学形成提供条件,如“敬德保民”;②“学在官府”,典籍文献以及天文历法、医药学、历史、占卜等专门知识均藏于王室,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知识拓展】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 领域 具体体现 政治方面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鬼神色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