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08179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2613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化学,人教,系列,备课,同步,下册
  • cover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节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通过课题1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为高中化学中学习酸、酸性氧化物、酸式盐与碱、碱性氧化物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离子反应”,打下良好的基础。对生活中的一些中和反应的应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来完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两课时:课时1 中和反应 课时2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课时2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了解pH的变化与酸碱度的关系; 2. 初步学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度的实验技能; 3. 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pH与溶液的酸碱度的关系; 2.pH 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吃水果吗?看到这些水果你会想到什么?(PPT展示各种水果)这些水果酸的程度一样吗?哪一类最酸? 【讲解】不同水果的酸性强弱是不一样的,同样,生活中的一些碱性物质的碱性强弱也是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但不能精确地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那怎么准确地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呢?人们引入了酸碱度这一概念。 【过渡】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往往都需要精确地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酸碱度。什么是酸碱度?怎样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又该怎样测定?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播放视频】《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归纳与交流】通过视频可知: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为0~14。 ①酸性溶液pH<7,pH越小,酸性越强。 ②中性溶液pH=7。 ③碱性溶液pH>7,pH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过渡】知道了pH的表示意义,那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用pH试纸来如何测定溶液的pH吧。 【使用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