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09695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精品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3821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2课,新文化运动
  • cover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1分)1917年,《新青年》发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指出国人的头脑仍然装满“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该文作者应是( ) A. 李鸿章 B. 康有为 C. 张謇 D. 陈独秀 2.(1分)“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领导这场理性批判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B.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康有为 C. 陈独秀 李大钊 邹容 胡适 D.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陈天华 3.(1分)组图的四位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 A. 维新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4.(1分)从1915年开始,一场新文化运动在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以下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推行文学革命 ②高举“自强”“求富”大旗 ③呼吁变法图强 ④提倡民主与科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1分)1919年12月,蔡元培表示北京大学开始招收女学生,随后,录取了邓春兰、王兰在内的九名女学生,其他学校也纷纷效仿。两年后,已经有七个院校解除了大学女禁。这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推动观念革新 B. 男尊女卑现象得以根除 C. 杰出人物能决定社会发展 D. 男女平等已经完全实现 6.(1分)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7.(1分)如图所示中的《青年杂志》创办于1915年,后改名为《新青年》。该杂志发表了大量宣传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和猛烈抨击旧道德、旧文化的文章,这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 改变了五四运动的中心 B. 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 C. 促进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D. 为北伐胜利进军提供思想武器 8.(1分)1915年后,各地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刊物纷纷出版,提出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口号,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日益广泛和深刻。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B.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 C. 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9.(1分)民国初期,部分人士抨击“旧体育”的专制和落后,认为“新体育”应谋求“身体自觉”“科学运动”和“合作精神”等现代社会亟需的公民品格。这一主张( ) A. 成为了戊戌变法的理论依据 B. 加速了封建王朝的覆灭 C. 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 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0.(1分)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为救亡图存,中国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近代化探索。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 B. 戊戌变法是一场地主阶级挽救封建统治的改革运动 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11.(1分)陈独秀将新文化运动中的两大口号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能够救中国。这两大口号是( ) A. 民主和共和 B. 民主和科学 C. 自由与平等 D. 民主与法制 12.(1分)“本志(某书籍杂志)……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材料中的杂志指的是( ) A. B. C. D. 13.(1分)(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饱受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