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1339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必修1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8次 大小:74137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教版,第二
    洋流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港口、海上航行、海洋污染的稀释与扩散等相关知识。为此设计了本讲知识,以让学生灵活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洋流的形成原理及其规律作为着眼点,其中考点整合作为基础知识回顾或课后梳理考点均可。本讲的设计探究点的讲解必须让学生能够理解其原理和规律,或通过具体针对性练习加以落实。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 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 补给类型 补给特点 汛期 径流特点 径流变化示意图 主要分布区 雨水 一般补给集中,河水猛涨猛落,变化大 雨季 随降雨量而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一般较大 我国季风区和世界绝大多数河流 季节性积雪融水 有季节性,水量变化大 春季 随气温而变化 秦岭—淮河以北(特别是东北地区) 冰川融水 夏季 随气温而变化,季节变化大,而年际变化小;愈往下游,水量愈少 高山地区(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 补给平稳,有调节作用 无汛 与河水互补,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径流稳定 普遍。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 地下水 补给均匀,稳定而可靠 无汛 普遍 注意: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 探究点二 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方法 例1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⑴~⑵题。 ⑴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 B.冰川 C.湖泊水 D.地下水 ⑵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探究点三 水循环的过程、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水循环的过程 要掌握水循环类型和意义,必须首先熟练掌握三类水循环的领域和环节。(见下图) 注意:⑴在水循环的三种循环类型中,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少。⑵在外流区,既有海陆间大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在内流区只发生陆地内循环。⑶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相变化,外因即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和重力能。 2.意义:水循环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联系各个圈层,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水循环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但要明确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等方面都产生深刻影响。 3.影响: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通过修水库等一些措施来改变水资源季节分配;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通过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来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尽管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量超过了水循环的更新速度,或是由于利用不当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就会导致资源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同时,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影响,从而使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例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地的水循环为_____,B地的水循环为_____. ⑵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原因是_____ ⑶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外因是_____. 命题意图:此题为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题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类型;⑵题让学生了解距离海洋远近直接影响水循环,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多少;⑶题让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水循环的成因。 解析:⑴A处水蒸发、降水,水没有最终注入海洋,为陆地内循环,B处于外流区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大循环;⑵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⑶考查知识识记。 答案:(1)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2)乙 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3)水的三态变化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 (2011届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下图为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