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27228

第二单元指导 春江花月夜- 课件(共38张PPT)—高中语文2020年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3488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高中,诗歌散文,古代,中国,选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 (P22) 指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P22) 指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 反复吟诵,发挥想象,把握诗境。 2、赏析意象,由景生情,体会诗情。 明月诗句 古人描写月夜的诗句多不胜数,其中有一首关于月夜的诗获得了一个“孤篇压全唐”的称号,你们知道是哪首吗?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唐代诗人,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生卒年、字号皆不详。中宗神龙(705—707年)中,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合称为“吴中四士”。 作者简介 张若虚 在六朝浮华文风笼罩下,卢照邻和骆宾王始终在齐梁余风里打转,王勃和杨炯又一个早死、一个远宦,因此“初唐四杰”的成就并不大。成就最高的王勃也不过给我们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的好诗句,而几乎没有令人振奋的好的诗篇,更不要说为盛唐诗人提供典范。 把大唐引进诗歌朝代的,正是张若虚与他的《春江花月夜》。 作者简介 张若虚 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基础知识 辨读音 滟滟 皆似霰 纤尘 扁舟 捣衣砧 碣石 yàn xiàn xiān piān dǎo zhēn jié 芳甸 西斜 diàn xiá 朗读全文 诗歌的题目点出几种意象? 春、江、花、月、夜 解题 叁 贰 壹 9-16句,写人生感悟 从写景转移到思考宇宙人生,玄妙富有哲理。 17-36句,写离愁别绪 思妇怀远,游子思归,抒发人间至真的情感。 1-8句,写春江美景, 描绘春江花月之良辰美景,充满诗情画意。 梳理结构 感知全诗 赏析第一部分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春江 潮水 汀 芳甸 波 流霜 花林 白沙 明月 春江花月图 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情感?请概括画面的意境特点。 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 空明澄澈,迷离恍惚,幽美恬静,空灵迷茫,静谧清丽                                                                                                                                                                                                                                                                                                                             小结 诗人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 白沙等最具有表现力的物象,构成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幽美恬静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如此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样的遐想?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 领悟诗的哲理美 赏析第二部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探索·思考 贰 壹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此时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他思索了哪些问题? “江天一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