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精确时间的步伐 一、选择题 1.实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重的关系时,我们改变的量是( )。 A.摆长 B.摆重 C.摆动幅度 2.人类计时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从简单到精细的一组是( )。 A.日晷—水钟—摆钟 B.摆钟—日晷—水钟 C.水钟—摆钟—日晷 3.为了保持漏壶的水位稳定,使流入受水壶的水流速度不变,古人设计了( )。 A.一级漏刻 B.二级漏刻 C.三级漏刻 4.沙漏也叫沙钟,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沙漏用来测量时间的原理是( )。 A.每次上玻璃球中的沙子全部流到下玻璃球所需的时间相同 B.每次上玻璃球中的沙子全部流到下玻璃球所需的时间不同 C.沙子往下流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5.小华家的摆钟摆锤中间的装饰铜片掉了,摆钟走时速度会( )。 A.变慢 B.变快 C.不变 二、填空题 6.最精确的计时工具是( )。 7.人们利用单摆的_____特点,制成了摆钟。 8.从古至今人类发明了很多测量时间的工具,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最精确的计时工具是_____。 9.水钟又叫_____,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_____。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三、判断题 10.日晷可以随意摆放,不影响计时。( ) 1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的重量增减有关。( ) 12.要提高水钟的精确度,主要是控制好水流出的速度。( ) 13.赤道式日晷通常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晷针垂直穿过晷面。晷面与赤道平行,所以叫赤道式日晷。( ) 14.奇妙小组在改进小水钟的活动中发现平水壶的水面超出分水壶的小孔且越来越高,此时需要让天壶的口再大一些,才能让水流速度保持平稳。( ) 四、连线题 15.将下列计时工具和最小精确值进行匹配 沙漏 0.01秒 秒表 1分钟 摆钟 1秒 五、简答题 16.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使一个摆钟变慢? 17.古人设计的三级漏刻怎么使漏壶的水位保持稳定的? 六、实验题 如图是同学们在做“小缆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实验。 18.当垫圈没挂时,小车的状态是( )。 A.静止 B.慢慢运动 C.快速运动 19.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工具是( )。 A.秒表 B.时钟 C.机械手表 20.实际操作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实验至少做3次 B.定好起点,终点不固定 C.小组同学分工合作 21.通过实验,他们获得以下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没有关系 B.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C.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 22.小车运动时与桌面产生的摩擦力属于( )。 A.滑动摩擦 B.滚动摩擦 C.静摩擦 23.挂10个垫圈时,小车运动一定的距离用时为3秒12。如果将小车的轮子固定住不能转动,挂10个垫圈,小车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 )。 垫圈个数 平均运动时间 5 6秒58 10 3秒12 15 1秒03 A.小于3秒12 B.等于3秒12 C.大于3秒12 七、综合题 小明同学用相同的摆锤制作了两个绳长分别为15cm和30cm的摆(如下图),观察并记录两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数据如下表: 24.小明同学的实验研究的是( )。 A.摆绳的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B.摆锤的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C.摆动的幅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25.实验中摆动次数的含义是( )。 A.摆在1秒钟内摆动的距离 B.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一次 C.摆动一个来回算摆动两次 26.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摆绳的长度 B.摆锤的重量 C.摆的幅度 27.根据实验数据,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个摆,15秒内的摆动次数不变 B.摆绳越长,15秒内摆的摆动次数越多 C.摆绳越长,15秒内摆的摆动次数越少 28.根据实验数据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摆,摆绳长度应是( )。 A.小于15厘米 B.15~30厘米之间 C.大于30厘米 29.摆锤的形状会影响摆的快慢吗?( ) A.会 B.不会 30.得出实验结论:_____。 试卷第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