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36785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美洲乐声 凯皮拉的小火车 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27891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音版,PPT,21张,课件,火车,音乐
  • cover
(课件网)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 凯皮拉的小火车 教学目标 1、感受体验速度、力度、节奏、旋律、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体验丰富的和声效果。2、能用圆润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主题音乐,体会悠长的民歌旋律。3、以积极的态度感受、体验拉美音乐,并乐于参与实践体验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时已经接触过欧洲风情,首次接触了世界范围的民族风格的音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美洲音乐。《凯皮拉的小火车》是一首极具巴西民族音乐元素的拉丁美洲作品。悠长的民歌旋律、动感的切分节奏、大小调的交替变化、丰富的和声效果以及巴西的特色乐器,都可以深入挖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音乐的体验实践活动。 重点难点 1、聆听音乐,乐于体验节奏乐器在音乐中的使用。 2、体验主题音乐的起伏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民歌旋律。 巴西联邦共和国(简称:巴西)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南部,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16900万人。 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是拉丁美洲第一经济大国 巴西原有居民为印第安人 《凯皮拉的火车》 凯皮拉:农场工人之意 托卡塔:原是一种节奏紧凑快速触键的键盘器乐曲,之后发展成为一种无穷动乐曲,巴赫等人继承传统,处理成自由发挥的段落和复调段落相交替的复段结构,有时作为独立乐曲,有时作为赋格的前奏。 《凯皮拉的火车》是巴西作曲家维拉-罗波斯的作品《巴西的巴赫风格》组曲之二中的托卡塔,其副标题为“凯皮拉的火车” 【乐曲简介】 19世纪末,欧洲工业发达,蒸汽机车不断改进,为铁路运输增添了新的力量。《太平洋231》是一中大马力的重型机车,因其每边共有以2+3+1组合而成的六个车轮而得名。这种机车重300吨,时速120英里,当时雄冠欧洲。作曲家特别喜爱蒸汽机车,他曾说过:“我始终热爱火车头,对我来说,火车头简直是有生命的。《太平洋231》中,我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对火车噪音的简单模仿,而是想把我所看到的一种印象和感受到的喜悦,用音乐的手段表现出来。”作者的构思是:机车在待发前平静地喘着气,然后用力启动,运行中逐渐加快速度,最后以时速120英里向前驰进。 管弦乐曲《太平洋231》是瑞士作曲家奥涅格于1923年创作的,是其交响三部曲《交响乐章》中的第一部,1924年在巴黎首演。 管弦乐曲《太平洋231》 相关乐器 铃鼓: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用于歌舞或器乐合奏。 铃鼓又称“手鼓” 巴西铃鼓:与普通铃鼓相似,但鼓帮较深且嵌有更多的金属小圆片 相关乐器 沙锤是摇奏体鸣乐器,亦称沙球。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多用密封的椰子壳制成,内装沙粒,两个一组。 响葫芦管状金属乐器,内装石子,一摇就发出声音 第一乐段 铜管乐器 第二乐段 木管乐器 全曲分三部分 引子———主题呈示———尾声 音乐段落: 引 子 呈示部分 尾 声 速 度: 力 度: 情 景: 音乐 段落: 引 子 呈示部分 尾 声 速 度: 力 度: 情 景: 渐 快 快 速 渐 慢 渐 强 强 渐 弱 火车启动 中途行驶 到达终点 这首作品先是铙钹和弦乐四重奏的震奏,圆号 表示这个“庞然大物”停止时的平静呼吸,低音号 表示要出发的景象,3支低音管表示缓慢而欲高速 行进的状态,然后速度加快。一个表示心情的旋律 由圆号在单簧管与大提琴衬托下表现,低音管接过 后,各乐器以赋格的方式,然后随着汽笛声出现, 表现火车奔驰。这时木管与弦乐以赋格形式推向高 潮,长号与小号介入,一边以抒情形态,一边表示 120英里的速度。 我们今天聆听的巴西音乐只是拉丁美洲音乐的一小部分。拉丁美洲在经过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后,拉美的音乐形式在欧洲、印第安、以及非洲文化的交融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这些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