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38760

17《屈原(节选)》第1课时 导学案 (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4-06-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2557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屈原(节选),1课时,导学案,学生,教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屈原(节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学习重难点: 1.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 2.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学法指导:按照“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来学习本文。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戏剧文学。 概念:“戏剧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戏剧文学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指话剧剧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一般多取其广义的概念。 分类: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基本特点:突出的舞台性(一是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是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 四大审美特征:戏剧人物的逼真性、戏剧冲突的尖锐性、戏剧场面的集中性、台词的口语化和动作性。 2.独白。 独白,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指人的自思、自语等内心活动。通过人物内心表白来揭示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能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3.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二、预习任务 1.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话剧剧本的一些知识及本剧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标注文中舞台说明出现的位置,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 3.反复阅读人物的对话和屈原的独白,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预习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诡谲( ) 国殇( ) 三闾( ) 睥睨( ) jū( )躬 páo( )哮 fén( )烧 污huì( ) 2.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睥睨:_____ (2)踌躇:_____ (3)_____: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4)_____: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 3.文学常识填空。 (1)郭沫若,原名_____,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 (2)戏剧是由_____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_____,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根据_____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课文属于_____。 4.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雷电颂》中作者其实是在颂谁? (2)文章主要是屈原的内心独白,作者赞美了什么?指斥了什么? 【课中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剧情简介 1.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2.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你认为课文的戏剧冲突是什么? 明确: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的爱国政治路线←→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反动路线 这是全剧的思想冲突。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迫害和反迫害的斗争,构成了贯穿全剧的动作线。 这部剧作展开了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拼死决战,突现了古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高贵品质,使全剧充满了崇高的悲剧精神与磅礴的正气。它愤怒地揭露和鞭苔了卖国求荣、昏庸无道、陷害忠良的魑魅魍魉,喊出了“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的时代最强音。 此剧以无比豪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赞颂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讴歌了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志,鞭挞了苟合与媾和[gòu hé]的投降主义,怒斥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主义。它虽然是历史剧,但矛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