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39594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共5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677155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理,资源,54张,安全,粮食,国家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宁夏彭阳退耕还林,自然回报满山桃花! 贵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红阳村晾晒稻谷 1 2 结合区域地形、气候以及人类活动,说明耕地资源特点和成因。 运用图表材料, 评价耕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必备干货 解 读 课 标 3 通过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说明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 ①绝对量大,人均不足②整体质量欠佳③空间不平衡,水土配置欠佳④后备少、质量差,开发难度大 我国耕地资源概况 保护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 ①确保耕地数量②提高耕地质量③防止耕地污染④提高耕种积极性⑤加强农业科技应用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目 录 01 02 03 我国土壤分布;乌克兰黑土;江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紫色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南沙蔬菜种植;冻土消融;耕地保护;重庆三县耕地撂荒;免耕播种意义;科尔沁沙地;华北东部土壤次生盐碱化及措施;华北西部斜缓平原高产稳产田及低湿易涝地治理;水土流失影响和治理的意义;地膜覆盖、秸秆覆盖;春季草原放牧好处;库布齐沙漠开发、植被保护和地下水丰富;农业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粮食安全压力和解决措 微专题:知识拓展 我国盐碱地分布范围广,由于盐碱含量高,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的生长。海水稻是耐盐碱的高产水稻,亩产量可达到200-300千克。海水稻的灌溉用水,可使用由淡水与海水混合的半咸水,也可用矿化度较高的水资源。目前,我国科学家探索在盐碱地种植高产的海水稻,在山东、湖北等省相继获得成功。在盐碱地推广海水稻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查阅资料,说明我国盐碱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我国盐碱地分布不均匀;北多南少;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海滨地区。 2.想一想,海水稻种植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影响 以海滨滩涂地区为例。 ①有利:固岸护堤,减少海水对海岸侵蚀;促淤保滩,改良盐碱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节约淡水资源。 ②不利:破坏滩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自净能力下降。 以干旱地区盐碱地为例。 ①有利:改良盐碱地,缓解土地荒漠化;增加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增加降水和云量。 ②不利:加剧水资源短缺;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加剧土壤次生盐碱化。 3.议一议,海水稻种植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哪些意义 改良盐碱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资源;增加粮食总产量,减少粮食进口,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海水稻绿色无公害营养价值高,提高国家粮食品质。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 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1. 1990—2010 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A. 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 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 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D. 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2. 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化 B.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 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A. 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 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 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 增加了台风、 洪涝的灾害风险 讲练结合 解析:1.降水≥800mm 为亚热带地区, 降水 400—800mm 为暖温带地区, 粮食生产重心是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转移。2. 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 珠三角成为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区域, 由于种粮效益低, 大量粮田转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 再加上外向型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 农业结构的调整, 粮食种植面积锐减。 3.北方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 人均耕地多, 易产生规模效益, 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条件。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