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40855

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共8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0715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课,短文二篇,课件,8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 第三单元 山川美景 11.短文二篇 合作探究 分层作业 预习导学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独运。 3.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谢中书书   ◎重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我们无不为其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曾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下面就让我们走进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领略江南清丽的山水图画。 教师可在课前先准备一些关于江南山水风景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融入情境。 ·导学建议· 1.走近作者。   陶弘景(456—536),字 通明 ,自号 华阳隐居 ,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思想家、医药家。 通明 华阳隐居   背景介绍: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社会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歇.( xiē ) 颓.( tuí ) 鳞.( lín ) 能与.其奇者( yù ) 拓展:“与”字另一个字音读 yǔ ,可以组词为“ 生死与共———。 xiē tuí lín yù yǔ 生死与 共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 ) (2)四.时.俱备( 四季 ) (3)晓雾将歇.( 消散 ) (4)夕日欲颓.( 坠落 ) 交相辉映 四季 消散 坠落 (5)沉.鳞.竞跃( 指水中潜游的鱼 )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 指水中潜游的鱼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4.阅读文章,“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蕴含作者什么感情?   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一)朗读指导 听朗读录音,用“/”划分朗读停顿。 山 川/之 美,古 来/共 谈。高 峰/入 云,清 流/见 底。两 岸/石 壁,五 色/交 辉。青 林/翠 竹,四 时/俱 备。晓 雾/将 歇,猿 鸟/乱 鸣;夕 日/欲 颓,沉 鳞/竞 跃。实 是/欲 界 之 仙 都。自/康 乐/以 来,未 复 有/能 与 其 奇 者。 / / / / / / / / / / / / / / / / (二)理解词语 1.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 (2)夕日欲颓.( 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 ( 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 ( 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 2.一词多义 (1)欲 (2)自 (三)翻译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导学建议· 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摒弃教师讲一句学生记一句的教学陋习,教师要大胆地把翻译课文的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翻译不准之处小组可以适当讨论,最后老师再给予点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是写景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