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47522

【班海精品】北师大(新)版 四下 第六单元 4.平均数【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856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班海,精品,北师大,四下,第六,单元
  • cover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会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3.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平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 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 “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 “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6.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9分钟) 学校要给五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预设: 生1:颁给平均分最多的那个班。 生2:不公平,要算一算两个班的平均分,再比较。 问: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5分钟) 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