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名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 一、教材分析(包括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对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是基础学生实验之一,这对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加强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后,具备一定的“气体的制备与收集”的实践经验。初步具备了“根据药品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选择收集装置”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掌握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实验学习气体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合适药品及实验装置;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反思,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小组讨论,培养求实、合作的科学品;通过探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激发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难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采取讨论的形式,从学生学过的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和总结出气体实验室制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2)通过演示和学生动手实验,组织学生分析讨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探究法,小组交流,推理法,多媒体辅助法,问题探究法等教法学法。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实验室,有关实验器材,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制取二氧化碳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播放《温室效应的危险》片段,展示相关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温室效应”是由什么气体过多引起的吗 知道该气体的制取方法吗 实验 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这些方法有什么缺点? 「总结板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是: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来设计实验装置,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收集。 根据以上思路,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PPT: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 1.药品: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回答:二氧化碳 回忆:总结,提供制取氧气的方法。 归纳:碳的燃烧,甲烷燃烧等。 分析这些方法的缺点 阅读教材 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原理 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模型举一反三构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模型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对比实验,探究原理 第一组: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 第二组: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 第三组: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请利用老师提供给大家的药品 进行实验,并分析哪一组更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学生动手实验 归纳适合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碳酸钠粉末和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非常剧烈,二氧化碳气体根本来不及收集,此反应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而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反应速率适中。 通过动手实验,教师将拍摄的实验照片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这样的操作是否正确,提升学生科学实验的素养 找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反应原理,并为接下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教学做准备。整个探究过程渗透了寻找证据进行推理的意识。 (三)选择合适装置 弄清楚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那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要哪些仪器 如何来组装呢 请你从给出的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