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55638

专题22: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专题检测】-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部编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2307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2023,编版,宝典,通关,复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22: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 一、(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颔联描绘了四种景象,即起伏的山岭、_____、_____和辽远的荒原,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21·cn·jy·com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到湖北、湖南一带游览。 B.诗中“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了对偶、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夜江水的平静美丽和云霞的变幻多姿。 D.尾联借写故乡水不远万里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不舍以及思念之情。 二、(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的特点。 4.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三.(2022浙江宁波中考真题)阅读诗歌,结合典故,完成小题。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南安军[南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典故】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般末,孤 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汉语典故大辞典》) 5.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①伯奏、叔齐扣马而谏;②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③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野望》侧重从( )(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南安军》侧重从( )(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 四、(2022四川达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②试新茶③。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城北,苏轼在密州做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官时建。②新火:唐宋习俗,清明节前两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③新茶:指清明节前采的茶,即明前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甲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呈现的优美画面。 7.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心情、“徙倚”点明诗人归隐东皋后的徘徊无依的孤苦心境。【出处:21教育名师】 B.【乙】词首句以比喻写出了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也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C.【甲】诗写景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与近、静与动,和谐自然:【乙】词写景色彩多样,明暗相衬,浓淡相谐,画面丰富。 D.【甲】诗作者借典故寄意,虽三仕三隐并未超然物外;【乙】词作者借酒茶化郁,有了“诗酒趁年华”的暂时超然达观。 五、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