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57015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宁官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3次 大小:1872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2-2023,九年级,试卷,化学,期末,学校
  • cover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宁官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丝弯曲 B. 酒精挥发 C. 冰雪融化 D. 铁片生锈 2. 下列变化中,与其它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 水结成冰 B. 木材加工成课桌 C. 食物腐败 D. 石蜡融化 3. 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炒菜用的铁锅 B. 取暖用煤炭 C. 调味用的食醋 D. 温度计中的水银 4.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液氧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洁净的空气 5. 下列符号可以表示个氢原子的是( ) A. B. C. D.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会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B. 镁条燃烧时,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物为黑色粉末状物质 C. 加热碳酸氢铵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管壁出现小水珠 D. 铁丝生锈后产生一种红棕色固体 7. 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碳酸中变成红色 D.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制成干冰 8. 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 A. 缺铁会引起贫血 B. 缺碘会引起龋齿 C. 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D.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育不良 9.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量筒读数 C. 闻药品气味 D. 取用固体药品 10. 能用过滤法将下列各组中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分离的是( ) A. 氧气和二氧化碳 B. 二氧化锰和铁粉 C. 食盐和蔗糖 D. 食盐和沙子 11. 下列物质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青铜 B. 铁矿石 C. 焊锡 D. 铜 12. 下列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是银白色的金属 B. 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C. 都能与氧气反应 D. 都能被磁铁吸引 13. 安全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操作安全的是( ) A. B. C. D. 14. 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15.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其中是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 应是( ) A. B. C. D. 16. 一定条件下,甲、乙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 的值等于 B. 甲一定是化合物 C. 丙和丁的质量变化比为: 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17. 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B. 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C. 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 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18. 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的化合价为的是( ) A. 水银 B. 升丹 C. 朱砂 D. 轻粉 19. 如图所示,用“”型硬质玻璃管进行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B. 实验时观察到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粉末 C. 玻璃管处发生的反应 D. 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可用气球收集起来 20. 为了防止钢铁制品锈蚀,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 A. 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锌 B. 在车船的表面喷涂油漆 C. 将使用后的菜刀用布擦干 D. 用洗涤剂把铁制品表面的油膜洗净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