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60910

14.1《故都的秋》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92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4.1,故都的秋,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
  • cover
14.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静静地读。 2、默读课文 要求: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读准音;读顺句子;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导读题,一边读,一边划出你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作批注。 师:刚才大家默读时,真是用心了,读得挺投入,我体会到了,同学们走进文本了! 2、试读 师:下面咱们试读一遍。 把你默读体味到的思想感情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读出来。尽可能读准,读顺。 3、朗读 师:同学们咱们读几遍了(2遍)?咱们出声朗读都给你的同桌听。 (1)同学们拿起笔标出段落序号,我数了一下,本文共14个自然段,每桌甲同学读1-7段,乙同学倾听、欣赏;乙同学读8-14段,甲同学倾听、欣赏,最好读得让同桌赞赏。 (2) 师:咱们刚说的读得让同桌赞赏,谁赞赏同桌了?举手推荐推荐同桌,请受到赞赏的同学读。 师:好,同学们咱们再请同学读 1-3段一个人读,4-6段一个人读,7-10段一个人读 (教师评价时具体到哪个词读得好。) (3)教师面对全体示范读 师:同学们,老师试读一下。 你(同学们)再读一下试试。 同学们怎么样?给读的好的同学是做点评。 好,你能来读一下吗?(点评人读。) 师:大家还有问题吗? 二、局部探究品味语言 1、选点美读 大家越读越好了!可见同学们对文本步步深入了,可见同学们走进故都的秋了!下面咱们挑自己喜欢的语段先试读然后再展示读,争取读得更好! 讨论探究导读题(学生自主选择回答) 本文写了北国秋怎样的特点? 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体现这些特点? 勾画出你喜欢的语段说说理由,在课文空白处作批注。 课后题 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在12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3、选点品评 (1)教师在ppt呈现 改一改,删一删,评一评。 (改换,量词,名词或动词归类,教师:我是这么想的) 示例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屋子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子里,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声音。从槐树下,朝东数着一丝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花,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的秋意。 示例2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划线句子删掉可以吗?) 说到了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衬。 (2)学生品评 同学们,参照老师这种方式,咱们每个人选一段、几句、或一句甚至一个词语品读一下,你可以像老师那样改一改,感觉感觉;填一填,感觉感觉;删一删,感觉感觉。 同学们,开始! (给学生充足时间,教师巡回,激励他,指导他) (学生分享给大家听) 尽情展示 三、整体感悟 (同学们,咱们多遍探究了《故都的秋》,体味了《故都的秋》的美好,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感悟。) 咱们再读一遍,再次和郁达夫走进故都的秋,共同感受那清、静、悲凉浓浓的秋味! 四、课后作业 你眼中的秋景是怎样的呢?试着写一段关于秋景的文字,看看是不是也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