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64279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7496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学期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二化学 2023.1 本试卷共9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火力发电 B.碱性锌锰电池 C.电解饱和食盐水 D.氢氧燃料电池 2.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NaOH B. C. D. 3.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使容器容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都是有效碰撞 C.升高温度,可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D.使用适宜的催化剂,可使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的结构示意图: B.NaCl的电子式: C.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D.基态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5.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的阳极反应: B.用溶液清洗油污的原因: C.用饱和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 D.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B.所有非金属元素都分布在p区 C.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 D.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的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7.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实验室收集氯气时,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 B.配制溶液时,常将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 C.工业合成氨 ,采用400℃~500℃的高温条件 D.工业制备:,加入大量水,同时加热 8.用0.100 0 HCl溶液滴定0.100 0 左右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在确保不漏水后方可使用 B.锥形瓶盛装0.100 0 左右的NaOH溶液前必须保持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盛装0.100 0 HCl溶液前要用该溶液润洗2~3次 D.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粉红色刚好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9.Ni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催化转化的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转化过程中被还原 B.②→③中断裂的与生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C.生成1 mol CO,需要转移2 mol D.Ni原子在催化转化的过程中降低了该反应的焓变 10.下列图示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 ) A B C D 在水中电离 铁的表面镀铜 与反应过程中焓的变化 锌铜原电池 11.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充分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的浓度/() Ⅰ 0.1 0.1 0 0.008 Ⅱ 0.2 0.2 0 x A.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B.Ⅱ中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D.反应开始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Ⅰ>Ⅱ 12.Li可与发生系列反应:,,,,。科学家据此设计某锂硫电池,示意图如下。放电时,炭/硫复合电极处生成(、2、4、6或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可以用水溶液 B.放电时,电子由炭/硫复合电极经用电器流向Li电极 C.放电时,生成的若穿过聚合物隔膜到达Li电极表面,不会与Li直接发生反应 D.放电时,当0.01 mol 全部转化为时,理论上消耗0.56 g Li 13.已知1 mol 分解放出热量98 kJ。在含有少量的溶液中,分解的机理是:ⅰ.,ⅱ.。分解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