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6703

江西省赣州市六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2687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西省,州市,六校,2013-2014,学年,高一
  • cover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血缘 B.财产 C. 信仰 D.地域 2.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郡县制 B.实行“内外朝”制度 C.实行分封制 D.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3.“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描述的中国古代机构是: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唐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 4.《明史·职官一》记载:明代内阁的职权为“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其中,“献”是大学士根据皇帝的咨询,发表意见,“替否”是指大学士对皇帝所采取的意见措施持不同观点。以上材料说明了: A.明代内阁大学士都是皇帝及太子的老师 B.明代内阁首辅就是宰相 C.明代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D. 明代内阁权力大于皇权 5.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6.“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的一组是: 外部的冲击 中国的回应 A 鸦片战争 开展“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C 甲午中日战争 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7.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8.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有高潮也有低谷。右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 党力量变化的趋势,其中与第二个高峰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A.国民革命的推动 B.南昌起义的爆发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9.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广西人,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鸦片战争后失业回到家乡,做烧炭工人。杨秀清的“失业”,与某城市的开港有关。该城市应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南京 10.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的结果。”这里的“成就”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B.北伐战争的基本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 11.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宣言》中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改变了最终奋斗目标 B.赞同国民党统治政策 C.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D.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12.2005年12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在悼念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的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