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71013

粤教版(2019) 信息技术 必修1 第3章 3.2.1 算法基础 课件(共12张PPT)+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06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6001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基础,教案,PPT,12张,课件,3.2.1
    算法 一、背景 设计者 教案名称 学生 教材 课时 刘子璇 算法 高二年级 粤教版《数据与计算》 1 二、学习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演绎的能力,整体有一定动手能力,但归纳总结能力偏弱。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算法,同学们都接触践行过,但未意识到算法的概念,完整的思维体系尚未形成。 三、教学目标 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明确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能够用流程图的方式描述算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 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和表示简单算法(计算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算法的特征。 算法的描述方法和三种基本的控制结构。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 1.算法的描述方法和三种基本的控制结构。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教具、教材 学生:学生学件、教学资料 技术:(1)硬件准备———多媒体机房、电子白板;(2)软件准备———演示文稿 六、教学策略设计 引导学生在鲜活的实例中学习知识。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运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诱导、启发、示范、联系。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4min)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讲算法基础。其实生活中处处是算法,因为算法通俗地讲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展示算法含义PPT) 学生认真听讲 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新课,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知识新授 (30min) 教师:好。今天我们来设计一个判断输入数是否是质数的算法。这个算法的原理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质数是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教师:根据这个核心,我们看一下步骤展示(展示并讲解算法)。 教师:很显然,自然语言就类似于我们平常口述数学题解题步骤。但不是所有能被描述出来的解决步骤都是算法,算法它有自己的五个特征。 教师:我们来看一下算法所具有的五个特征(展示PPT)以我们的判断是否是质数为例,它的计算步骤是可以穷尽的,计算机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计算出来。但如果是要判断所有的自然数是否是质数,数是无穷尽的,所以计算机根本判断不完所有的质数,这就违背了算法的有穷性和可行性,它就不是个算法。确定性,求质数这就不是一个确切的描述,要说明是求哪个区间内的质数,比如求1到100这个区间内的质数。最后就是输入输出,输入可以有0个或多个,输出则至少有一个,否则程序无意义。 教师:我们刚刚学习了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但描述算法远远不止这一种方法,我们今天来学习另外两种使用较多的算法表示(展示并讲解PPT)。 教师:(展示PPT)。第三种是伪代码,就是用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来描述算法。这个就比较接近真实代码了而且不拘泥于使用各种符号,就像我们写代码前的思维构思。 教师:(展示PPT)在第二种流程图的描述方式中,有一个要注意的知识点,按照程序执行的流程,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和循环结构。顺序结构是按照语句顺序执行程序,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是根据给定的条件选择程序的执行语句;循环结构是根据给定的条件反复执行相同的程序语句,条件不成立跳出循环。在我们刚刚展出的一定区间内求质数的流程图,它就包含这三种基本结构,我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刚刚的流程图。 学生回答,教师聆听纠错。(展示ppt) 教师:这部分的知识点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掌握,流程图的三种基本结构经常考,尤其是循环结构和分支结构。大家可以完成一下书上的三道题巩固一下。给大家三分钟。 教师: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