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72183

9.3 电场 电场强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表格式)

日期:2024-06-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5069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人教,2019,高中
  • cover
9.3《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 课题 9.3《电场 电场强度》 单元 学科 物理 年级 教材 分析 教材通过建立点电荷、电场线等五力模型,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在研究具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使学生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了解电场强度、电势等物理量的含义并体会其定义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能够从初中物理的定性分析上升到高中物理的定量讨论;从初中的形象思维上升到高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从简单的逻辑思维上升到较复杂是逻辑思维。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但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然而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间作用是通过电场完成的 2.理解场源电荷、试探电荷(检验电荷) 3.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并会利用表达式进行计算 4.理解电场强度,及叠加原理,并会进行计算 5.知道常见几种电场线的特点 二、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通过理解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使学生能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培养学生推证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过程,理解电场强度描述的本质.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了解物理学家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和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重点 1、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应用。 2、常见的几种电场线特点。 难点 1、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2、电场线对电场的描述,常见的几种电场线特点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学习目标展示 1.知道电场是电荷周围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2.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及物理意义,知道它的矢量性。 3.会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会进行简单计算。 5.理解电场线的概念、特点,了解常见的电场线的分布,知道什么是匀强电场。 二、情景引入 通过起电机使人体带电,人的头发会竖起散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你会解释原因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 有目的的学习 为引入电电荷的概念做铺垫 讲授新课 【自学感知】 一、电场 1.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由电荷产生。 2.电荷之间是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的。 3.电场的物质性:电场具有能量_,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4.静电场: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 二、电场强度 1.试探电荷:研究电场性质时,放在电场中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点电荷。 2.场源电荷:激发电场的带电体所带的电荷。 3.电场强度: (1)定义: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与它的电荷量之比。 (2)定义式:E=_ F/q_。 (3)单位:牛每库,符号为 N/C。 (4)方向:电场强度是矢量,物理学中规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方向在该点所受的静电力的方向相同。 三、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强度的叠加 1.点电荷的电场 (1)定义式:E= kQ/r2,Q为真空中点电荷的带电量,r为该点到点电荷Q的距离。 (2)方向:如果以Q 为中心作一个球面,当Q为正电荷_时,场强E的方向沿半径向外;若Q为负电荷_,场强E的方向沿半径向内。 (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_。 2.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_。 四、电场线 1.定义:电场线是画在电场中的一条条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__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 2.特点: (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_出发,终止于无限远_或负电荷,是不闭合曲线。 (2)同一电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