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74334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2-基因的分离定律-综合题、实验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727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五年,分离,解析,实验,综合,定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2-基因的分离定律-综合题、实验题(含解析) 一、综合题 1.(2022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甲卷))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_____。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_____,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_____;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_____。 2.(2021年福建省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某一年生植物甲和乙是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单个品种种植时均正常生长。欲获得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品种,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部分F1植株在幼苗期死亡。已知该植物致死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品种甲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基因型为_ _bb。回答下列问题: (1)品种甲和乙杂交,获得优良性状F1的育种原理是_____。 (2)为研究部分F1植株致死的原因,科研人员随机选择10株乙,在自交留种的同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甲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表现型,只出现两种情况,如下表所示。 甲(母本) 乙(父本) F1 aaBB 乙-1 幼苗期全部死亡 乙-2 幼苗死亡:成活=1:1 ①该植物的花是两性花,上述杂交实验,在授粉前需要对甲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部分F1植株死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其二,基因型为_____的植株致死。 ③进一步研究确认,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则乙-1的基因型为_____。 (3)要获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F1杂种,可选择亲本组合为:品种甲(aaBB)和基因型为_____的品种乙,该品种乙选育过程如下: 第一步:种植品种甲作为亲本 第二步:将乙-2自交收获的种子种植后作为亲本,然后_____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表现型。 选育结果:若某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2全部成活,则_____的种子符合选育要求。 3.(2022年新高考湖南生物高考真题)中国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大国,有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培育水稻优良品种的过程中,发现某野生型水稻叶片绿色由基因C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突变型1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突变为C1所致,基因C1纯合幼苗期致死。突变型1连续自交3代,F3成年植株中黄色叶植株占_____。 (2)测序结果表明,突变基因C1转录产物编码序列第727位碱基改变,由5'-GAGAG-3'变为5'-GACAG-3',导致第_____位氨基酸突变为_____,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解释突变体叶片变黄的机理_____。(部分密码子及对应氨基酸:GAG谷氨酸;AGA精氨酸;GAC天冬氨酸;ACA苏氨酸;CAG谷氨酰胺) (3)由C突变为C1产生了一个限制酶酶切位点。从突变型1叶片细胞中获取控制叶片颜色的基因片段,用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DNA片段),其结果为图中___(填“I”“Ⅱ”或“Ⅲ”)。 (4)突变型2叶片为黄色,由基因C的另一突变基因C2所致。用突变型2与突变型1杂交,子代中黄色叶植株与绿色叶植株各占50%。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