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85359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 八只小鹅教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1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
  • cover
《八只小鹅》教学设计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教材分析: 《八只小鹅》是苏教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歌曲,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本单元以“我们的村庄”为主,选取了一组与村庄生活有关的音乐作品: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八只小鹅》、《小放牛》,欣赏歌曲《全都认识我》、《我的小鸡》、《快乐的农夫》。 “村庄”对于广大农村的孩子们来说是他们的生活环境,但城市学生接触体验农村生活的机会却很少,本单元围绕这一主题,选择了具有特点的中外歌曲,让音乐朋友也来参与城乡孩子的“手拉手”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在熟悉的或所向往的农村生活情景中感受农村生活的快乐,体验农村生活的乡土风情。 欣赏作品中,《全都认识我》是童声齐唱;童声合唱《我的小鸡》是阿塞拜疆民歌;再听一听轻音乐形式的德国音乐大师舒曼的名曲《快乐的农夫》。演唱曲目则以中国作品为主。《如今家乡山连山》以孩子的口吻歌颂新农村的变化;学唱《小放牛》,了解民间传统,学唱斯洛伐克民歌《八只小鹅》,感受外国小朋友的农村生活情趣。音乐活动“采集和分享”,通过声音模仿介绍乡村中认识的朋友。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教学活动以声乐作品为主,意在强化歌曲的感受和表现,理解歌曲内容,表现歌曲情感。 《八只小鹅》是一首饶有风趣的斯洛伐克民歌。乐曲为D大调,二四拍,带再现的单三步曲式,生动形象地模仿了从远处传来的小鹅叫声。其后旋律运用音阶的下行和上行起伏“54 32︱15 1‖”“55 67︱1 3‖”,展现了活泼可爱的小鹅欢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小鹅的叫声和旋律声部相结合,将歌曲推向高潮。 2.学生分析: 《八只小鹅》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看上去是一首非常简单的二声部歌曲,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我们老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通过有效的方法把二声部的合唱效果唱出来。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多练习、合作、配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技巧,并逐步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合唱是又一种群体合作性艺术,是学生体验多声部音乐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合唱是种集体的表演艺术,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 本班一共有49名学生,26名男生,23位女生,均是是9~10岁的少年,他们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对学习有热情,也有自己的主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会关注身边的问题,经常对一些问题发表看法:小组合作已经常规化,分工合理。互相合作。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的重点就是通过模仿,演唱和聆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二声部合唱,要求两个声部和谐配合。根据这两个重点,本节课通过肢体体验、聆听感受、视频、思考、讨论,分组合作等方式,主动学习,体验音乐的情绪,最终准确完整演绎的目的。 二、建立的具体目标: 1、学会歌曲《八只小鹅》,感受活泼,明快的情绪,体验模仿小动物的乐趣,感受小动物快乐的生活。 2、通过学唱歌曲,初步掌握简单的二部合唱。 3、通过学习二声部,创编出不同的声音节奏加入歌曲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模仿,演唱和聆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二声部合唱。 2.两个声部和谐配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律动 1.听歌曲《请来我们美丽的村庄》律动进教室(跟老师律动进教室)。 教学意图: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 (二)、导入课题 1.同学们这段音乐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2.你在农村都看到过什么? 3.谁能模仿一下这些小动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