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89710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70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练习,单元,第一,八年级,人教部
  • cover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 ②多彩和谐 ③旖旎。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2.下列对《回延安》一诗中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B.“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运用对比手法,选取典型事物“糜子”“谷”“红旗”“书”,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描摹得形象生动。 C.“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写今昔对比,延安旧貌换新颜。“换新衣”形象地写出了延安的巨大变化。 D.“几回回”“羊羔羔”“几根根”“白生生”“一口口”“儿辈辈”等叠词的运用,与“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相契合,使诗歌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 3.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B.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C.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D.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4.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_____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在亲人怀。 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一样①_____(纯净 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事情,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jiāo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②_____(吠 叫)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mù,是一辈子③_____(渴慕 思慕)着的。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争讼    斡旋    荒jiāo    静mù    (2)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6.分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三.语言运用(共2小题) 7.选择恰当的词填空。 (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   (a.跳跃 b.踊跃 c.跳起)的铁的兽 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2)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   (a.隐约 b.模糊 c.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   (a.笼 b.遮 c.罩) 着了。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a.火热 b.燥热 c.热烈)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a.倾洒 b.闪烁 c.飞溅)了,使困倦的世 界立即变得   (a.兴奋 b.亢奋 c.振奋)了。 8.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安塞腰鼓》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歌颂西北汉子?联系当今“走进西部,开发西部”的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名著阅读(共1小题) 9.《社戏》中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江南水乡的月夜美景,由此你能想到一些古诗吗? a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句。(不少于2句) b带有“月”字的诗句。(不少于2句) 五.解答题(共1小题) 10.阅读课文《灯笼》,完成下列各题。 (1)第一段作者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3)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