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的研究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恐龙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恐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却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人类如果不借助于化石,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传,晋朝时代,现在的四川省自贡市就发现过恐龙化石。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欧洲人发现恐龙化石时,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 里丁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发现了如下的研究结果:1677年,一个英国人编写了一本关于牛津郡的自然历史书,书中描述了一件发现于一个采石场中的巨大腿骨化石,还有一张插图,并指出这个大腿骨既不是牛的,也不是马或大象的,而是属于一种比它们还大的“巨人”的。 虽然当时没有认识到这块化石是恐龙的,甚至也没有把它与爬行动物联系起来,但书中用文字记载和用插图亲临描绘的这块标本已被后来的古生物学家鉴定是一种叫作巨齿龙(又名斑龙)的恐龙的大腿骨。 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1993年,河南恐龙蛋化石群的发现轰动世界,南阳盆地的恐龙蛋化石群种类多、数量多、分布广、保存完好,堪称世界之最。 2012年,科学家在中国辽宁西部发现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是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带羽毛的恐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2.恐龙的故事 1822年,英格兰医生曼特尔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动物化石。后来,古生物学家把这种动物的骨骼(gé)和牙齿的化石与各种已知动物的标本对照,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是一种已经灭绝了的古代爬行动物。科学家们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科学家们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恐龙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认识恐龙化石 这三种恐龙复原模型分别叫什么?它们的化石分别对应哪一种? 检验汇报 查阅资料,检验我们的推测是否成立,并进行汇报。 小结 化石能带给我们很多古代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信息。 根据特征推测它们的生活习性,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观察讨论 科学家能够根据相关的化石资料分析出某种古生物的生活习性等信息。例如从霸(bà)王龙的化石中发现,它的体型粗壮高大,牙齿呈圆锥状,适合压碎骨头,它的后肢十分粗大强壮,能各自撑起一只犀(xī)牛。但一对前肢既小又短,短得甚至没有办法把食物送入口中。综合这些信息可以推断:霸王龙是很凶猛的动物。 恐龙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恐龙化石的形成 恐龙化石是骨骼还是已经石化了?它是怎样被掩埋(mái)在地下,又是怎么暴露出来的? 可能是火山爆发…… 可能是死亡后肌肉腐烂,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