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10565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单元复习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5081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复习
  • cover
(课件网)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1 复习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识记单元重点字音、字形 3.理解单元重要词语 4.了解单元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5.理解课文中心主旨 2 文化知识库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 (1)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2)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等。 2 文化知识库 二、说明文的分类 2.按语言风格 (1)平实说明文:平实说明文常常直截了当地说明对象。 (2)生动说明文: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文、知识小品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3.按说明特点 (1)自然科学说明文。 (2)社会科学说明文。 2 文化知识库 三、说明文的三要素 1.内容的科学性 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知识。 2.说明的条理性 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以及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接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2 文化知识库 三、说明文的三要素 3.语言的准确性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洁,说明严密。 2 文化知识库 四、说明文常见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按照事物产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的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等 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的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的说明顺序。包括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等说明顺序 2 文化知识库 五、说明文常见结构形式 总分式 这种结构方式大致有三种情况: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常用于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 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后面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常用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连贯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时间、因果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常用于以时间顺序为主的说明文 并列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常用于以空间顺序为主的说明文 2 文化知识库 六、说明文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画图表等。 3 复习要点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3 复习要点 1.字音字形 萌(ménɡ)发 孕(yùn)育 悬殊(shū) 海棠(tánɡ) 刺槐(huái) 农谚(yàn) 连翘(qiáo) 销声匿(nì)迹 piān(翩)然 wěi(纬)度 风雪zài(载)途 3 复习要点 2.词语解释 ①次第:依次。 ②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③销声匿迹: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④衰草连天:形容荒草遍地,极其荒凉的样子。 ⑤风雪载途:一路上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 ⑥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⑦草长莺飞:江南暮春的景色。形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3 复习要点 3.文学常识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主要著作有《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