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16357

【班海精品】苏教版(新)五下-第一单元 4.等式的性质【优质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802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优质,性质,等式,单元,班海
  • cover
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等式的性质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同学们要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2.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 3.有意识地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3 出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提问:比较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交流,能解决的就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是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及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弄懂。 三、课堂作业 练习一的第4、5、6题。 第4、6题做在书上,第5题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40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 2.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五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五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 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练一练第一题。 (1)指名读题。 (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3)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六 1.出示例六教学挂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六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 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六填写完整。 7.小结:在刚才计算例六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8.试一试。 (1)出示X÷0.2=0.8。 (2)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