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19936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测试题-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8931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三,把握,世界,规律,测试题,-2022-2023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测试题 一、单选题 1.食品安全要求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为了让百姓吃的放心,我国持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坚持标准研制、标准实施与监测评估相衔接,及时将监测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转化为标准规定,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指导实施。这些举措( ) 食品安全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据《食品安全法》制定,是生产经营者的基本遵循,是监督执法的依据。具体包括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A.旨在扩大政府职能,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B.使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之间相互制约,建立起自在事物的联系 C.着眼整体,统筹标准的制定、执行与监督,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D.坚持立足部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 2.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变化会对人的死亡率和寿命产生影响。在较为极端的温度下,人们必须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温度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这说明( ) A.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B.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必然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 D.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3.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设计 往往能让人眼前一亮,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这表明( )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于整体 B.整体和部分相互转化,关键部分会发挥整体的功能与效果 C.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D.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体的作用 4.汉代以后,中国的许多建筑逐渐把屋檐做成微微向两侧升高的形状,特别是屋角部分明显地翘起,给人以翼角如飞的感觉。这样既可以使阳光充分照入室内,使雨水借抛物线流向远处,又具有审美价值。这一类带有人的精神意向的事物(  ) ①仍然是自在事物 ②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③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说明人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音乐艺术里,旋律就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其中各音的时值不同、强弱不同、高低不同等。对音乐旋律的构思,既要分析各个要素,又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结起来,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具有感人力量的音乐作品。这说明( ) ①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构成的 ②事物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联结而构成的 ③分析与综合可以相互转化 ④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其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又要从整体上综合把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上述论断共同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前进性和曲折性交替融合是社会发展根本途径 ②量变和质变的循环往复阻碍了新事物实现飞跃 ③社会历史总是在不断克服困难与挫折中前进的 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推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的讲话中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古语中与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哲理接近的是( ) ①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④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2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发展“三重压力”,以及二季度出现的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