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蘑菇》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作为理论支撑,教师搭建知识框架创设情景,抛出问题,确定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建构新知。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领域。教学以“画蘑菇”为题,了解蘑菇的种类及外形特点的同时,初步让学生尝试各种媒材,探究蘑菇外形的表现方法,利用蘑菇的外形特点的大胆的展开联想。 (2)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属于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内容。一年级的小学生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都很强烈。通过上半学期的学习,掌握一些绘画方法,但是对于更深一些的遮挡关系的表现方法和创作方法还有所欠缺。本课重点学习蘑菇的外形特点,准确的根据蘑菇的原型进行大胆的创作。 (3)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的重要作用,通过视频、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再结合教师的演示与启发性谈话,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为蘑菇的联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了解蘑菇的种类、外形特点同时,学习如何表现画面的前后遮挡关系,能利用蘑菇的形象,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想象,表现出有趣的画面。从不同的角度对蘑菇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欣赏、课堂游戏、体验探究、师生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蘑菇的结构特点,探究事物的前后遮挡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蘑菇形象大胆的进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通过体验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了解蘑菇的外形特点,以蘑菇为原型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利用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有层次的画面。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水彩笔、彩纸、刮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激发每位学生动手参与的积极性,在体验中了解蘑菇的结构,体会蘑菇的外形特点。 教师:播放课件 学生:全体学生在练习册的第一页跟着课件进行勾画游戏。(每位学生一份练习册) 教师:通过刚才的小游戏谁能说说你发现蘑菇可以有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蘑菇盖像伞头…… 教师:总结课件出示蘑菇的结构由菌盖、菌褟、菌柄等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就根据蘑菇的这些特点一起来学习《画蘑菇》感受蘑菇给我们带来的神奇乐趣。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蘑菇的外形画法 1、菌盖画法 设计意图 :给学生直观的视觉积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菌盖图片,分别概括出它们的形状。 学生:仔细观察,概括出基本形。 2、菌褟画法 设计意图 :培养观察能力,加强对线条的认识。 教师:课件出示菌褟图片,分析是什么线条。 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线条的名字。 3、菌柄画法 设计意图 :提高概括的能力,掌握绘画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菌柄图片,概括出它们的形状。 学生:仔细观察,概括出基本形。 4、蘑菇的外形画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蘑菇的外形特点。 学生:在练习册的第二页的方框里用线条勾画出一个蘑菇的外形来, 看谁的画的既快又准确。 教师:展示作品的大家一起分析。 (二)蘑菇的装饰方法 1、色彩装饰方法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蘑菇色彩的认识,培养运用色彩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不同的颜色蘑菇图片,问这些蘑菇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有各种鲜艳的颜色,很漂亮。 教师:小结这种直接用色彩的方法叫色彩装饰法。 2、点、线、面的装饰方法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点、线、面的认识,学习运用它们的方法。 教师: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分析蘑菇身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