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23257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 蒲柳人家(节选)(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54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节选,人家,蒲柳,作业,分层
  • cover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 蒲柳人家(节选)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将下面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给予,是最大的回报。 ②这样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吝啬而贫穷的人。 ③你所能给予别人的越多,你生命中所拥有的也就越多。 ④要使生命越来越丰富,就要懂得给予。 ⑤事实上,当你懂得分享时,你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A.④⑤①③② B.①④⑤②③ C.④①③②⑤ D.①⑤③②④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学校八年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B.《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C.学习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我们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D.此刻,我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怕灵感中断,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 B.主治医生妙手回春,护士精心照顾,使前不久遭遇车祸导致三处骨折的年近七旬的陈大爷,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C.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芒刺在背。 D.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4.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阳春三月,春风吹醒了沉睡的万物。那山岭间的茶树也不甘落后,在   了长长的一个秋冬后,似害羞样穿上了新衣,一夜间便   出嫩芽。当茶香溢满山野的时候,采茶女三五成群走出寨子,一边采摘清香的茶叶,一边   出她们美妙的歌喉,唱着一支支醉人的采茶歌谣。(展露 吐露 裸露) 三.语言运用(共1小题) 5.结合课文《蒲柳人家》回答下列语句属于哪种描写方法?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 (1)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 (2)一丈青大娘是个爱面子的人,分家丢脸,可是一家子鸡吵鹅斗,也惹人笑话;老人家左右为难,偷偷掉了好几回眼泪。但是,前思后想,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儿点了头。 (3)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4)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投宿住店,歇脚打尖,他就把唱本掏出来,咿咿哦哦地嘟念。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6.阅读课文《蒲柳人家》(节选)中“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完成下面的题。 (1)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2)“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消失的故乡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