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视觉联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难点: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能对同一字有不同的联想,并使学生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字的联想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设备、有关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示范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学生:蜡笔或水彩笔等会绘画工具,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通过仓颉造字的故事导入新课,使孩子们初步认识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再通过观察字的古今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使学生的情感价值有一定取向。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有联想装饰的文字很有趣,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揭示了课题。 二、讲授新课 1、根据字意字形联想。 (1)、出示“秋”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尝试引发字意与相关事物的联想。 (2)、出示“秋”字,印证学生刚才的设想,让学生初步体验字的联想。 (3)、进一步展示“掌”“甜”,让学生充分交流,巩固这一方法。 (4)、小结并进一步揭示“把和字有关的事物装饰到字体上,可以把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夸张变形联想。 出示“胖”,了解夸张变形的方法。 3、色彩联想。 三、创意指导,作品构思 出示“火”字,分三步具体指导:一写单线字定结构;二写双线字,三进行联想填色,这三个步骤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 四、自由创作,多维评价。 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便于联想设计的文字如“雨”“鱼”“明”“竹”“秋”等,让学生来体验设计的乐趣,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想一个自己喜欢的字来进行设计。 五、学生作品展评 六、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经过联想装饰后的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请你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生动有趣。 PAG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