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36487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测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日期:2024-06-2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43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必修,统编,政治,高中,学年,2022-2023
  • cover
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英烈保护工作,如确定每年的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在各地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颁布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依法保护英雄烈士遗属的合法权益;发挥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党中央采取上述举措的目的是( ) ①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②保护文化遗存,满足旅游需要 ③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增进历史自觉,传承家国情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为了民族复兴,再铸中华文化的辉煌,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找救国良方,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进入中国,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那么,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 )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3.北京大学红楼,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曾是北京大学文科、校部及图书馆所在地,全楼红砖红瓦,因此被称为“北大红楼”。在这里李大钊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共产党主要孕育地和早期重要活动地、是北京乃至中国红色文化的起点。作为北京市红色教育基地,走进“北大红楼”重温革命历史有利于( ) 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铸就坚持真理、担当使命的奋斗底色 ②铭记奋斗历程,感悟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感染力、震撼力 ③推动革命文化走出去,凝聚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④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力量,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南昌起义的“红十字马灯”照亮“红带兵”前行之路,井冈山上“八角楼的灯光”点燃了星星火,剪开的“半条被子”连起了军民鱼水之情的纽带,渡江战役用的“小木船”驶向胜利之岸……无数革命文物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一件件革命文物( ) ①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②是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③记录了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 ④决定了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文章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赓续红色血脉”是为了( ) ①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全体党员的斗志 ②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以确立党的执政地位 ③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全体党员的信念 ④用党员事迹激发广大人民在实践中创新革命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有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也并非“一枝独秀”的,更不是“一家独大”的,但却是“一心一意”的。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正确的有( ) ①非“一帆风顺”:艰难困苦,筚路蓝缕地开创 ②非“一枝独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源泉 ③非“一家独大”:代百家言,行百家事的包容 ④是“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为人民共同富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一个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这条道路( ) ①要立足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②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 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