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43182

第九单元 金属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

日期:2024-06-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453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九,单元,金属,测试题,答案,2022-2023
  • cover
第九单元《金属》测试题 一、单选题 1.西汉刘安曾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铜”指的是 A.铜单质 B.铜元素 C.氧化铜 D.铜原子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N2中的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B 除去Cu粉中少量的Fe粉 用磁铁吸引 C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D 区分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 A.A B.B C.C D.D 3.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C、O、H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三种氧化物 B.催化剂不断减少 C.分子数目减少 D.属于置换反应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 B.天然气可以燃烧 ———用来做饭 C.铁具有导热性———制作铁锅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 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铁 硫酸铜 水 加入足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B 铜粉 碳粉 足量空气 在空气中灼烧 C FeCl3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 过滤 D 硝酸铜溶液 硝酸银 过量铜粉 过滤 A.A B.B C.C D.D 6.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解释做法错误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比生铁硬 D.用灼烧法鉴别黄铜与黄金 7.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 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4g碳酸钠固体 8.下列物质名称与其主要成分不相匹配的是 A.大理石――SiO2 B.赤铁矿――Fe2O3 C.铝土矿――Al2O3 D.辉铜矿――Cu2S 9.下列俗语或成语所涉及的内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铁杵成针 B.蜡炬成灰 C.烈火真金 D.海枯石烂 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案 A CO2 CO 点燃混合气体 B Mg Cu 加硫酸铜溶液后过滤 C O2 H2O 通过浓硫酸洗气 D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下面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A图: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B图:FeCl3催化H2O2溶液的分解 C. C图: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D. D图: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二、填空题 13.利用气体的压强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 (1)实验一: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_____(填“是”或“否”)。 (2)实验二: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集气瓶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形管内红墨水液而_____(填序号)。 A.左高右低 B.左低右高 C.左右一样高 (3)实验三: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测得的氧气含量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实验四:先在试管Ⅱ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在试管Ⅰ中加入金属铝和试剂甲,立即塞紧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试管Ⅱ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试剂甲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 三、简答题 14.如图为教材中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 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 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