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565236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江南好》教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399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江南好,课时,第三,单元,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江南好》教学设计 课 时:1课时 1、教材分析:人民教育-出卷网-四年级下册民乐合奏《江南好》是谭蜜子和金士英根据江南丝竹名曲《欢乐歌》改编的。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特点,细腻婉转、清麽秀丽。乐曲的旋律基本来自《欢乐歌》,只是做了删繁就简和旋律的变化,使音乐显得更为紧凑、流畅,一气呵成。乐曲结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清风、绿柳、红花、小桥、流水、人家,使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第二部分由慢渐快,旋律轻快、跳跃,清脆的竹笛声好像把我们从优美的景色之中惊醒。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大多数活泼、积极向上。这学年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音乐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对各种音乐要素、音乐体裁都比较了解。能听辨一些常用的演奏乐器的音色,能视唱一些简单的乐谱等。这些都为课堂内的新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4、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5、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江南好》 第3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及正确的音响感知,并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联想能力,开阔其音乐视野、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艺术表现目标:能分辨民乐合奏《江南好》的音乐结构,感受乐曲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初步认识民族吹管乐器竹笛,感受竹笛的音色。创意实践目标:通过聆听、感受、模唱等活动能够分辨民乐合奏《江南好》的乐曲结构,感受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通过划旋律线条、律动等方法表现歌曲。文化理解目标: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并能选择民乐《江南好》中的合适的音乐片段为杜牧《江南春》配乐朗诵。 重点 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难点 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师:我们来听这首曲子,你认识这个乐器吗?生:竹笛师:没错,你们观察的很对,将竹笛与江南结合起来,会发生什么美妙的碰撞呢? 学生认真听,回答老师的问题。 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 师:让我们一同欣赏由竹笛主奏的乐曲《江南好》 聆听《江南好》听完这首乐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歌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音乐知识———竹笛3、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2)在乐曲中你还听出了哪些乐器?4、创作背景5、聆听《江南好》A部分1)这段乐曲是什么速度?2)这段乐曲情绪是怎样的?3)A部分表现了什么?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4)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曲主题。6、聆听《江南好》B部分1)跟第一部分比速度有什么变化?2)这段乐曲情绪是怎样的?3)这部分可以分为几个主题?4)B部分你能听出三个主题是怎么排序的吗?7、聆听《江南好》B部分A主题1)A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2)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曲主题。8、聆听《江南好》B部分B主题1)B主题的情绪是怎样的?2)B主题表现了江南什么样的景色?9、聆听《江南好》B部分C主题1)C主题的情绪是怎样的?2)C主题与之前的主题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10、聆听《江南好》B部分完整聆听B部分,为B部分的三个主题排序11、让我们完整的欣赏《江南好》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轻轻哼唱12、请选择《江南好》中合适的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