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572421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 剪纸(一)》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65064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7课 剪纸(一),教学设计
  • cover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5册第17课《剪 纸》教学设计 课 型:设计·应用。 课 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古代的民间风俗有直接关系,人们喜欢用它作为迎春、喜庆的装饰品,它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的特点,其表现形式有阴剪、阳剪、点色、套色、分色等。剪纸使用概括、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手法,主要注重情趣和意境的表现。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内容和题材广泛,人们往往以自己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动物、植物、花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劳动情景等为主要题材;创作出极其丰富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按表现风格大体可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质朴,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剃透。 设计理念: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本堂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领悟新知。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让学生欣赏民间剪纸的艺术美,了解并发扬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运用搜集的素材创作剪纸作品美化生活,激发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与传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剪纸的历史、流派、方法、符号和古代人、现代人对剪纸的应用等相关知识。 2. 了解剪纸和刻纸都叫剪纸,其基本方法分阴剪、阳剪、综合剪。 3. 了解剪纸的最大特点是相连和镂空。在了解剪纸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感受剪纸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剪纸基本方法的学习,创作简单的剪纸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剪纸的乐趣,运用学到的剪纸技法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运用剪纸作品美化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剪纸的图案特点和用途,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胆展开探究性学习,摸索剪纸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的表现,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不同剪法的理解运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纸的资料,各种剪纸作品。工艺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双面胶、彩笔、垫板、灯笼。 学具准备:剪纸作品素材、工艺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双面胶、彩笔、垫板。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师:课件出示过年录像。同学们请看,老奶奶和阿姨在做啥? 生:观察回答。(她们在剪窗花、贴窗花) 师:对,你知道窗花是如何做出来的吗? 生:是用纸剪出来的。 师:喜欢剪纸吗? 生:喜欢! 师:好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 二、揭题新授: 师:板书课题 ———剪纸。 师:最早的剪纸出现在1500多年前新疆吐鲁番,两幅剪纸欣赏,初步认识剪纸形式。(1500年前对马剪纸和对猴剪纸残片各一)因年代久远,只保留下一部分。剪纸艺术从古传承至今,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剪纸的知识,请上来把你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1:我在网上收集了有关剪纸的知识,了解到剪纸作品大多出自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作品构思巧妙、想像力丰富,反映了农民那种朴实无华的精神,具有浑厚、简洁、明快、淳朴、富有装饰性的特殊风格。 生2: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的装饰艺术,新年或在喜庆节日用剪纸贴的吉祥装饰物,极富浓郁的民族传统特色。 师:嗯,同学们说得真好,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表现的题材很丰富,大多来自于生活,请看大屏幕, (教师出示几幅剪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表现的题材。) 生:经过欣赏、探讨,说出表现的题材内容(人物、花鸟、吉祥图案、神话人物、风景、日常生活等)。 师:同学们,剪纸大都用什么颜色的纸? 生:红色。 师:为什么要用红色? 生:因为红色给人的感觉红红火火,很喜气。 师:嗯,说得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