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八上)复习提纲 第15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是能够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具有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的特点;静脉是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的特点;毛细血管可以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壁最薄(一层细胞),腔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3.正常人心率为75次/分。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两肺之间,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4.心脏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的壁最厚,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5.人体血液占体重7-8%。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液凝成血块,周围出现的液体是血渣。血浆与血清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6.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红细胞里有含铁的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圆饼状,无核;白细胞有细胞核,最大,量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无核,形状不规则极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可以止血、凝血 7.人体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偏少,可能患贫血,可补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8.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 B型、O型4种血型,输血的原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健康成人一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健康,献血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9.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血液变化:动脉血(含氧多)→静脉血(含氧少); 肺循环血液变化:静脉血→动脉血 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叫血压。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血压组成:收缩压、舒张压 12.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作排泄。排泄的途径有三条: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是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是以气体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少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13.泌尿系统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是排尿的通道 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肾单位的结构:肾小体(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滤过→原尿(含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肾小管的重吸收→尿液(含水、无机盐、尿素) 如果尿液中出现血细胞或过量的蛋白质,则肾小球可能发生炎症。 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结构:细胞体、突起(包括树突、轴突)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 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3、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兴奋能沿着神经纤维进行传导。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 4、大脑的结构:灰质(又叫大脑皮质)、白质。大脑皮质中有许多高级中枢,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 5、小脑协调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是生命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 6、脊髓的结构:灰质(内)、白质(外)。灰质呈蝶形,有低级中枢(如排尿反射),受损会瘫痪 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8、反射类型分韭条件反射(吃梅止渴)和条件反射(望梅止渴、谈梅止渴),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9、眼包括眼球和眼球附属结枃。眼球包括眼球壁(角膜、巩膜 虹膜、视网膜)、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黑眼球是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