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57862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光与色 1

日期:2025-10-15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14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首师大,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0.光和色 教学目标: 1.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了解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色光合成在一起会发生色的变化。 2.初步学会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实验操作。 3.初步具有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光的研究兴趣,体验光的变化;培养学生与人合作、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能够归纳正确的光源概念,会做光的色散和混合实验。 教学难点: 寻找光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发现不同的色光混合后形成的色光规律。 教学准备: 学生:三棱镜、不同颜色的透明薄膜 教师:三棱镜、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光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经常见到。关于光我想同学们一定有很多问题要问,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你对光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认识光源: 1.提问: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能发光? 2.教师出示手电筒、点燃的蜡烛、火柴及其它发光物体的图片。 3.提问:这些物体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4.小结:人们把阳光、蜡烛的光都叫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二、认识光的色散和合成现象 1.出示三棱镜并介绍。 2.谈话:拿出你的三棱镜,在阳光的照射下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 3.提问:阳光经过三棱镜后有什么变化?分散出哪些色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4.小结:(出示课件)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散出七种色光,从外到里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个实验说明了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光透过不规则的无色透明物体或无色透明物体的边缘时,都会出现色散现象。不仅是阳光,其他的一些光也有色散现象。 5.太阳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阳光分散出的色光? (当学生说到彩虹时,幻灯出示彩虹) 6.提问:如果将两种色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先猜想,教师再示范实验,然后学生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每个小组有四种颜色的塑料薄膜,让手电筒的光透过薄膜形成不同颜色的光。 (出示课件)总结:色光合成在一起会发生色的变化。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红+蓝=品红 红+绿=黄 绿+蓝=青 红+蓝+绿=白 三、阅读课文: 幻灯配画,学生朗诵。 四、了解不同色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色光对植物有什么影响? 2.布置任务,提出要求。(活动在课下进行,一周后交流。) 五、小结本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 10.光和色 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七、课后小结: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分四部分,一是认识光源;二是认识光的色散和合成现象;三是阅读;四是活动:了解不同色光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认识光的色散和合成现象”是这节课的重点。 通过让学生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使学生认识到了光的色散现象,实验比较成功,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比较好。“在生活中见到的阳光分散出的色光现象” 学生只想到了彩虹,其他的经过教师提示才想到。 光的合成实验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主要是实验器材不好,课后想想,不如把学具袋里的彩色塑料薄膜换成彩色透明的塑料糖纸。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对实验部分多研究,多找一些实验器材,以达到好的实验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