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7869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1147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江西省,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修水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三 1—21课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这一时间段分为五更,其中“三更”大致对应于地支时法的北京时间的 A.丑时 1∶00—3∶00∶ B. 亥时 21∶00—23∶00 C.子时23∶00—1∶00 D.卯时 5∶00—7∶ 00 2.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后,“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用语、成语典故中都可以看出三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下词语与“六根清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一刹那”属于相同类型的是 A.哀莫大于心死 B.天花乱坠 C.化腐朽为神奇 D.设身处地 3.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4.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C.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6.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7.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陈独秀、胡适 C.孙中山、章太炎 D.康有为、梁启超 8.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材料反映出严复 A.认为科学与民主是西方富强的根本 B.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C.主张以进化论为维新变法的思想武器 D.批评洋务派存在“遗其体而求其用”的错误 9.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其中1912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10.《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