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7935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中政治上教版第六课-第二节-第三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共享教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332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二,共享,制度,自治,区域,民族
  • cover
一、本课考点(参考2010年版高考政治考纲及《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能力要求:了解该知识的基本概念,能在不同情景中予以再认和再现;对涉及的一些社会现象能予以正确辨认或对所涉及的社会现象,用相关知识加以描述或简述。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能力要求:理解、领悟该知识的内涵及其实质,知道该知识与其它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能够在相关的社会现象中,归纳、比较、阐述该知识,或能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用该知识进行说明,作出正确解释。 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该制度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领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领会实行该制度的优越性和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或手段(建议进行后茶馆式教学实践探究 )帮助学生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依据、政治基础和现实条件,掌握该制度的内涵,领会该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及其优越性和重大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合乎国情、顺乎民心,能正确认识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 四、教学思路设计: (导入新课) ★建议:复习旧知“我国国情”,为学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然性做好铺垫。 (教授新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了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存在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该制度的重要法律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具有中国特色) ★建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问题探究来领会该知识点 可探究的问题: 设立民族区域自治需要什么条件?民族区域自治有几种类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通过什么机关来行使自治权?这些地方有什么具体的自治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有何异同点?(表格提示) 区域类别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不同点 目的 社会制度 权限 范围 共同点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点的理解,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个定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前提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巩固新课) 推荐思考题:上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一词频频见于世界各大主要媒体,令世人瞩目。在短短的10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经历过内战、波黑战争以及科索袄战争的南斯拉夫,从联邦到联盟,最终于2003年由“塞尔维亚和黑山取代,有着74年历史的南斯拉夫最终从世界政治版图上消失了。在上世纪90年代同样从世界政治版图上消失的还有前苏联,它原有16个加盟共和国,130个民族,其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思考:在民族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世界,为什么中国各民族能够长期团结和睦繁荣发展?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卷中相应的题目 2、整理本框知识点 整理人:高二政治教研组 杨来娣 2011年3月24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