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581337

人美 版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15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47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
  • cover
人民美术-出卷网-小学五年级下册 第18课 《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艺术与科学犹如双翼,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进程。本课与后两课构成科学与艺术的学习单元。本课旨在启发学生在资料搜集、观察、欣赏、分析、讨论等过程中,感受科学与艺术带来的心灵顿悟,认识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了解科学与艺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美术综合探索能力。培养学生既能欣赏科学的理性精神,又能崇尚艺术的人文精神,养成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汲取美,以及热爱艺术、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本课教材中曾侯乙墓编钟是青铜器铸造技术与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唐代《三彩骆驼载舞俑》是高超的陶瓷烧制技术下的完美艺术作品。《下楼梯的女人》和《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科学技术的思想在艺术笔下的思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具有比较完备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发现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参与探索、研究、创造等活动,积极合作,寻求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科学与艺术专题的具体方法并不完善,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提炼总结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了解人创造的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探究的过程中,领悟科学与艺术关系,并运用绘画、摄影、文字记录等方式进行一次科学艺术考察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类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综合探索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启发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2、难点:感受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重点是探索科学与艺术的关系,除了教师讲授、播放视频之外,重点要让学生进行探究,感受科学与艺术带来的心灵感悟。在课堂上增加李政道、张衡等故事,让学生理解科艺相通。通过展示Tilt_Brush,让学生认识现代科技给绘画带来的改变。教师现场示范油水分离法的方法与步骤,学生能直观感受学习。通过最后的拓展,让学生认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与艺术是人类生活发展的两翼。 六、教学教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长信宫灯》,提问:,古代中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瞧,谁能猜出这件文物在古代是什么生活用具?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它为什么设计成这种造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这就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长信宫灯,它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从古至今还有许多科学与艺术的的结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教师板书课题:第18课,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学生观看《长信宫灯》,思考科学与艺术如何结合。 通过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认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探究新知———艺术让科学展现更完美 教师出示《曾侯乙墓编钟》,介绍相关知识。曾侯乙墓编钟铸造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它气势恢宏,总重量达到两千五百多公斤,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中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明古国”的象征。教师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