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3章第3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 观察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大量材料,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进化和发展的原因。 达尔文的研究是从我们司空见惯的生物变异现象入手的,从人们习以为常的人工选择形成新品种的过程得到了启发。 实例分析: 不同品种鸡的形成 买鸡去喽! 我要吃鸡蛋! 我要看斗鸡! 我要吃鸡肉! 我要补身体! A B C D 人工选择的启示:鸡的进化 体重约1kg,年产卵量8~12个,生性胆小 交流讨论: 体型大 产卵多 体型美 好斗 皮骨黑 人工选择 变异 随机产生的、不定向的 定向的 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培育出不同金鱼品种 野生甘蓝 花椰菜 结球甘蓝 紫甘蓝 羽衣甘蓝 人工选择培育出不同甘蓝品种 达尔文研究了人工选择的许多实例,发现人工选择对生物新品种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达尔文由此联想到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生物,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是什么在起着选择作用呢? 案例分析: 英国桦尺蛾的事例 自然选择的实例:桦尺蛾的进化 阅读并思考: 对象? 类型? 桦尺蛾 浅色 深色 数量? 原因? 随机产生的变异 数量/只 1890 1900 1910 1920 100 200 300 400 500 年代 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蛾 历年采集的桦尺蛾数量变化情况 1930 1940 1950 1960 工业污染 自然选择的实例:桦尺蛾的进化 阅读并思考: 对象? 类型? 桦尺蛾 浅色 深色 数量? 原因? 工业污染前 工业污染后 浅色个体多 深色个体多 ? 随机产生的变异 在不同的环境中,哪种体色的桦尺蛾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思考: 未污染区灰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污染区黑色树干上的桦尺蛾 夏天的雷鸟 冬天的雷鸟 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你找到我了吗? 自然选择的实例:桦尺蛾的进化 阅读并思考: 对象? 类型? 桦尺蛾 浅色 深色 数量? 原因? 环境颜色浅,深色个体目标显著,容易被捕食而淘汰 环境颜色深,浅色个体目标显著,容易被捕食而淘汰 工业污染前 工业污染后 浅色个体多 深色个体多 随机产生的变异 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 环境对各种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物种起源》 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动植物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种子或卵 食物和生存空间有限 生存竞争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过度繁殖 生物界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的现象。 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基础) 2.生存竞争(方法) 4.适者生存(结果) 3.遗传变异(内因) 剖析自然选择学说 综上所述,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部原因,而环境因素则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 1.动物拟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2.具有警戒色的动物过于醒目,不利于隐藏自己,因此不适应环境。 ( ) √ × × 判断与辨析 3.我们栽培和饲养的各种品种的植物和动物,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 拟态 枯叶蝶 叶虫 黄金箭毒蛙 蓝宝石箭毒蛙 毒蛾 幼虫 毒蘑菇 警戒色 你能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现代长颈鹿有很长的颈吗? 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 。 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 的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长颈的变异是 变异,短颈的变异是 变异。 图③说明 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的个体被淘汰。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起到了 作用。 可见,现代的长颈鹿是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