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小纸人》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 一年级下册 第13课《会动的小纸人》 【教学主题】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以游戏等多种方式,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尝试用纸材、泥材等多种媒材以及简便的工具,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学尝试实物拓印,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对造型表现活动感兴趣并积极参与。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己学的作品。辦别12种以上的颜色。 “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也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设计 应用”学习领域以形成学生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为目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科知识融人生动的课程内容中,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突出应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引导学生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还没有养成,易失去注意力。但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实际手工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对美术的兴趣。刚入学的孩子都有着一定的共性,学生特别的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上课喜欢举手发言,喜欢自己动手绘画。但上课纪律一时还没有养成,需要老师耐心的指导。小朋友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但由于年龄较小,所以还处于儿童涂鸦期,大部分学生的绘画简单稚拙,构图单纯。尽管这样,每个学生对美术都拥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向老师学习绘画知识,提高自已的绘画水平,这其中一些学生由于资质较好,接受能力快,能够很快成为班里的美术尖子生。有些小朋友则美术能力较差,所以缺乏学好的信心,需要教师着重帮助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纸张的可塑性,会动的小纸人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纸弹资的制作方法。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 导入 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新授 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 1.对比观察自己制作的彩色纸弹簧和老师发给的纸弹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彩色纸弹簧一头大一头小,白色纸弹簧两头一样大) 2.为什么制作小纸人的纸弹簧需要一头大一头小?自学课本找原因并添加小纸人的头及胳膊(提醒学生添加部分如何讲究技巧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学生互相帮助)。 三.布置作业要求 制作一个会动的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