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1173

数学二年级下青岛版(五四制)5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说课课件及说课稿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0639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数学,课件,加减法,以内,二年级,5万
    课件17张PPT。五单元 田园小卫士信息窗1菜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二年级数学下册 一、教材分析: 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是: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第3单元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完成阶段,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法及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而本信息窗呈现的是菜园卫士情境,图中提供了正在捉蚜虫的瓢虫的只数和茄子、小白菜的数量及“已经检查”的棵数等丰富的数学信息。教材把教学内容融入富有童真童趣的素材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段学生经过一年半多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数学思维方法。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但学生由于年龄小,忘的快,进位时前一位忘加1,退位时前一位忘去掉1,计算中常常出错,在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掌握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算法。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的重难点及关键: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次进位、两次退位的算理。 关键:连续退位减法就是被减数连续有几位都不够减,需要从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10,再减。这类减法第二次退位时的思维过程就很复杂,需要从本位上去掉向低一位退走的1,把从前一位退来的1当作10加在本位上,然后从本位上减去要减的数。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又不能采取外在的形式全部表现出来,除了用退位点表示退1以外,都要记在大脑里,而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注意力的分配、转移不那么自如,短时记忆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这是本课的关键。 五、教学措施和方法: 1、精心设计小研究,充分运用小研究的导向作用,向翻转课堂靠拢。因此课前小研究的设计我力求做到四点:(1)小研究要有趣味性。(2) 小研究要有挑战性。(3)小研究要有很强的目的性。(4小研究要有可操作性。(5)简单是根本,每个孩子都可以做。 学生先借助于教材或其它的学习方式完成课前小研究的学习过程。虽然学生学得跌跌撞撞,但这是孩子们靠自己努力学得的知识,他们感到很自豪。 课前小研究 请同学们欣赏教材59页图片,完成下面的小研究。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努力!加油!) 1、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利用数学信息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加减法问题吗? 3、我的算式是: 4、我的算法是: 5、我的发现是: 2、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3、采用尝试、讨论、合作等方法,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体现学生的创新性。 4、通过交流,理解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合理性、。 5、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计算速度不宜提过高或统一要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