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18877

第4课 前前后后 造型表现 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 美术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4-05-11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14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4课,前前后后,造型,表现,第一,课时
  • cover
《前前后后》教案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上册 第4课《前前后后》 【教学主题】用绘画或拼贴的方式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对应的课程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目的是通过观察、比较前后关系的景物,概括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为以后的创作做基础的。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处于小学的中低年级,学生已不再满足单纯的大胆想象,探索创新,动手实践的欲望反而强烈,但学习活动也还没有脱离低年级趣味性,游戏性强的特点,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活经验已有相当的积累。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简略了解鞋的历史,渗透传承文化的意识,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动手完成自己的创造,同时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前后关系的景物,让学生能够概括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2、运用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通过多种绘画形式表现物体前后关系。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绘画形式表现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所需要条件】 1、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 2、学具准备:学生: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课件、制作材料、实物范作。 【评价任务】 1、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前后关系的景物,能够概括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2、运用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能够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物体前后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学是怎样跑的?) 学生先说说,教师总结 2.导语:同学们,可别小瞧了前前后后,这其中还有不少的奥妙呢, 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好吗? 二、讲授新知 1.欣赏来自生活的图片 2.欣赏给画形式的图片 3,观察图片中的景物是怎样排列的?是不是前前后后的?前面的物体与后面的物体看起来有什么区别? 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前后排列的物体,有一个“近大远小”的规律。 5.请说说看你以前有没有见到过“近大远小”的现象? 三、探索体验 1讨论:你以前的绘画是怎样表现前后关系的?现在你准备如何表现?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绘画主题、形式以及绘画的顺序。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内容:绘画概序、绘画比例、色的搭配等)。 4.创作点评,体验创作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 1.请试着用今天所学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把你对作品(的评价写出来。 2.总结 【教学反思】 首先,突出显示第三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只有让学生放开、感兴趣来画大与小等,才有可能学会知识与技能(第一维度)。关注第二维度过程与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