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22382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4.2全反射 (共2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306988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物理,人教,2019,选择性,必修,一册
  • cover
(课件网) 全反射 第一节 知识点: 1、发生全反射的条件(重点) 2、海市蜃楼与沙漠蜃景 3、全反射棱镜与光导纤维(难点) 快做笔记! 全反射 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 1.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 2.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 (1)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是相对的 (2)“疏”、“密”不是指密度 注意: 物质 折射率 水 1.33 酒精 1.36 玻璃 1.50 密度 1 g/cm3 0.97 g/cm3 2.5 g/cm3 酒精是光密介质 酒精是光疏介质 光从光疏进入光密介质,或从光密到光疏介质分别会怎么偏转? N N' A O B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i r 光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 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i N N' A O B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r 思考:光密—光疏,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谁先达到90°?若继续增大入射角? (1)折射角逐渐 ; (2)折射光线亮度逐渐 ; (3)反射角逐渐 ; (4)反射光线亮度逐渐 ; (5)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 光线 ,所有光线全部反射。 观察实验现象后回答,随着入射角的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增大 减弱 增大 增强 消失 光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当折射角增大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此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 C(Critical angle) 总结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 (2)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全反射 做笔记! 特殊的,当光疏介质为空气(真空)时,临界角C等于? 不同介质的临界角不同 介质 水 各种玻璃 金刚石 折射率 1.33 1.5~1.8 2.42 临界角C 48.8° 32°~ 42° 24.5° (1)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 (2)临界角和折射率可以互求。 在潜水员看来,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为什么?这个圆锥的顶角是多大? 理解:当恰发生全反射时,折射光线沿界面传播? 几乎贴着水面射入水里的光线,在潜水员看来是从折射角为C的方向射来的,水面上其他方向射来的光线,折射角都小于C。因此他认为水面以上所有的景物都出现在顶角为2C的圆锥里。 典例:一束复色光从空气射入光导纤维后分成a、b两束单色光,光路如图所示,比较内芯中的a、b两束光,a光的(  ) A.频率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B.频率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 C.频率小,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D.频率大,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C 典例:(多选)如图所示,ABCD是两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砖,AB面和CD面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分别设为界面Ⅰ和界面Ⅱ。光线从界面Ⅰ射入玻璃砖,再从界面Ⅱ射出回到空气中。如果改变光到达界面Ⅰ时的入射角,则(  ) A.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Ⅰ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B.只要入射角足够大,光线在界面Ⅱ上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Ⅰ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D.不管入射角多大,光线在界面Ⅱ上都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 CD 夏天,在气压恒定的海面上,空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对光的折射率也随之减小,从而形成一具有折射率梯度的空气层.当光线通过此空气层时,将发生偏折. 1.上现蜃景———海市蜃楼 2.下现蜃景———沙漠蜃景 在沙漠里,白天沙石被太阳晒得灼热,接近沙层的气温升高极快。由于空气不善于传热,所以在无风的时候,空气上下层间的热量交换极小,遂使下热上冷的气温垂直差异非常显著,并导致下层空气密度反而比上层小的反常现象. 典例:夏天,海面上下层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空气的温度低。可以设想海面上的空气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许多水平气层组成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由于不断被折射,越来越偏离原来的方向、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出现了蜃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蜃景是景物由于海平面对光的反射所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