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29477

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下册科学4.13.洁净的水域 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06-1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8次 大小:72863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苏教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4.13.
  • cover
(课件网) 13.洁净的水域 第四单元 理想的家园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被污染的水域 以前的河水很干净,可以用来淘米、洗菜、洗衣服,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可是,为什么现在有的河流会变成这样 从颜色、气味、透明度、漂浮物、水生生物、水中气体等方面观察、对比洁净的水域和被污染的水域。 被污染的水域 思考:水域污染是怎么形成的 被污染的水域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粪便。 被污染的水域 工厂中直接排放的工业废水。 农药、化肥等随着雨水流入水域。 被污染的水域 随意向水体倾倒固体垃圾。 被污染的水域   讨论交流: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危害人类健康的 被污染的水域   水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人体中毒。   被污染的水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如痢疾。 被污染的水域   人食用这样的农作物以及动物的肉、奶后会致病。   被污染的水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污水灌溉会影响灌区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植食动物的健康。 被污染的水域 日本的“水俣病事件” 被污染的水域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怪病事件。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被污染的水域 “痛痛病事件” 被污染的水域 痛痛病事件指1955年至1977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公害事件。症状初始是腰、背、手、脚等各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有针刺般痛感,数年后骨骼严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轻微活动或咳嗽,都能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最后衰弱疼痛而死。经调查,痛痛病是河岸的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体,使稻米含镉。而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食用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中毒致病。截至1968年5月,共确诊患者258例,其中死亡128例,到1977年12月又死亡79例。痛痛病在当地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模拟水污染实验 要求: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陆地进入水域。 模拟水污染实验 实验方法: 1.在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滴食用色素,然后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再在最上面撒一些泡沫屑。 2.将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3.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模拟水污染实验 实验说明: 1.含有食用色素的水代表的是污水。 2.泡沫屑代表的是地面的固体废弃物。 模拟水污染实验 注意事项: 1.不要选用有害的物质代替 食用色素进行实验。 2.在装置中铺上泥土后可以稍微压实,防止泥土在倒水的过程中被大量冲走。 3.倒水的速度要掌握好,速度太慢很难观察到泡沫屑被冲走,速度太快会把大量的泥土冲走。 模拟水污染实验 实验现象: 直观形象地看到了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 模拟水污染实验 实验交流: 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 ▲污水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进入水域。 ▲固体废弃物会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域。 模拟水污染实验 实验交流: 如何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 ▲根据实验现象反向思考,我们可以想到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常用的方法,包括打捞、沉淀、过滤等。 分析滇池污染原因和治理方法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风光秀丽,碧波万顷。每年冬季,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在此过冬,成为一大景观。 分析滇池污染原因和治理方法 读资料,想一想: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入湖的污染物迅速增多。 ※围湖造田、直接向湖中 排放生活污水。 分析滇池污染原因和治理方法 讨论:为了拯救滇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