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兽奇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大胆想象,创作出奇特的怪兽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意识。 2.通过拼拼、想想、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在创作表现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3.在自由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该年龄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经过两年的美术学习,对绘画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绘画作业水平较好。且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愿学、乐学。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思维,创作出造型奇特的怪兽。 教学难点: 运用组合、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巧妙地想象。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宋老师刚刚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今天我把跟他们的合影带来了,瞧:他们是一群什么啊? 生:怪兽。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展开《怪兽奇想》。 二、游戏归纳 师: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我最好的朋友大眼仔,他的身子像个绿色的球,只有一只眼睛而且特大特圆。看他背着书包,拎着箱子这是要去哪呢?哦,原来今天开学了,他要去怪兽大学报到了,你想不想和他一起去怪兽大学看一看呢? 生:想! (多媒体播放怪兽大学片段) 师:大家看到的这些怪兽啊,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经过他们的奇思妙想创造出来的。你们知道他们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吗 生:不知道。 师:方法就藏在本节课的两个游戏里,就等着你们来发现呢! 游戏一: 有些怪兽就藏在老师准备的图案里,请同学上来拼一拼。下面的同学请仔细观察,同桌讨论后将你的发现告诉老师。 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拼一拼(生拼,下面的同学仔细看) 师:好,这个同学拼出了一只怪兽,我再请一个同学拼出另一只怪兽。 师:通过刚才他们拼的过程,你们发现怪兽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吗?(同桌讨论) 师:好,讨论结束。 生:我发现他们是经过不同的动物部分组合的。 师小结:像这种由多个动物特征组成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组合”法。 师:我们中国有一只大名鼎鼎的怪兽,它就藏在我们的十二生肖里,你知道它是谁吗? 生:龙。 (幻灯片展示图片龙) 师:这条龙的创造方法就是运用了“组合”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条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征? 生:鹿角,鹰爪,蛇身,鲤鱼须,牛鼻,马脸,虎睛。 师:除了这些特征,它还有牛耳,鱼鳞,狮鬃,鳄嘴,鱼尾…… (播放幻灯片总结龙的组成部分) 好!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 游戏二: 变变变。 通过观察大头儿子的变化,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师:我请同学上来拼一拼,大家发现了什么?大头儿子变成了什么啊? 生:变成了一只怪兽;眼睛和嘴巴变得好大······ 师:宋老师来总结一下这种把一个东西夸大的方法叫做“夸张”法。 我还觉得它还不够怪,大家看老师还给他哪里发生了变化? 生:脸型。 师:有什么变化? 生:进行了变形,扭曲。 师:我们把物体进行扭曲,变形的这个方法叫做“变形”法。 三、运用实践 师:好,大家找到了创作怪兽的秘密武器有组合法,夸张法,变形法。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奇怪的动物,运用所学方法,说一说你会怎么样设计一个怪兽呢?谁设计的怪兽比较怪的老师将给他一个小礼物哦。 生:······ 师:宋老师也想画一画,但是需要和你们合作,先画出一部分,其他部分由你们添加。 四、欣赏示范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艺术家们和小朋友们创作的怪兽怪在哪 运用了什么方法? 生:······ 师:创作怪兽不能只局限于动物,人还有植物和物品。 师:看了这么多的怪兽,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怪兽的特点。 教师总结:形象奇特,颜色丰富,构图饱满。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老师画怪兽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看。 师:宋老师创作的这只怪兽运用了什么方法大家看出来了吗? 生:组合法,夸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