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52309

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3.10 煤、石油和天然气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515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练习,课堂,教案,格式,天然气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 《自然资源》单元 10.煤、石油和天然气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自然资源》 课题 10.煤、石油和天然气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及要求 4.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6年级⑤了解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化石能等能源。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11.1自然资源 5~6年级①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树立海洋国土意识。 ②知道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垃圾分类为例,通过践行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树立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什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科学思维 能基于对相关科学事实的梳理、分析,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推测,比较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形成。 探究实践 会做模拟石油开采实验。 态度责任 乐于交流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异同。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什么是能源。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模拟石油开采实验,比较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异同。 教学 准备 教师: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图片和视频,实验器材十二组(广口瓶一个,食用油适量,小石子适量, 双孔橡皮塞一个,长颈漏斗一个,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烧杯两个,红墨水适量,水适量)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身边的能源。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谈话:冬天是怎样供暖的?汽车是怎么发动的?家里的厨房是用什么做饭菜的? 二、探索 (一)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主要能源 1.观察:煤、石油、天然气的特征 出示煤、石油、天然气图片(有条件的学校提供实物),引导学生从五感官进行观察。 (1)煤:黑色,不透明,有光泽,硬硬的,有气味……固体 (2)天然气:无色,透明,有刺鼻的气味……气体 (3)石油:深褐色,不透明,黏稠,有刺鼻气味……液体 2. 揭示概念 (1)能源: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教师出示图片: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 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3.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形成 教师出示图片:煤的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4.播放煤、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视频。 (二)石油能源的开采与煤、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运用 1. 模拟石油的开采 (1)教师出示石油开采示意图,分析如何进行石油开采。 (2)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广口瓶一个,食用油适量,小石子适量, 双孔橡皮塞一个,长颈漏斗一个,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烧杯两个,红墨水适量,水适量)。 (3)讨论如何安装模拟石油开采装置。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①在广口瓶中倒入食用油,加入小石子,用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 ②将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穿过橡皮塞,分别伸入瓶底和瓶中部,把与玻璃导管相连的橡皮管另一端放入空烧杯中。 ③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倒入红色水,猜测并观察出现的现象。 2. 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用途 (1)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2)学生交流。 煤:燃烧发电、炼制焦、制煤气…… 天然气:制造氮肥、生活用燃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