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69856

22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精品实用高效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25764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精品,实用,高效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 八年级下册 虽有佳肴 《礼记》 精品实用高效课件 《礼记》是“五经”之一,书中的不少名言很有启示意义,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育我们要有合作探究的精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段,这段文字所讲的道理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强的启发性。 导入新课 1、了解《礼记》;积累文言词语。 2、理清论证思路,体会论证过程的严谨性。 3、理解实践出真知和教学相长的道理。 学习目标 《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又叫《小戴礼记》。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与《诗经》《书经》《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作品简介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对教育作用、教学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 作品简介 虽有/嘉肴(yáo),弗(fú)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jiāo)/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jiào)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读音停顿 虽有嘉 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 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导人以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即使 好,美 做熟的鱼或肉 不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好处 所以 困惑 疏通文意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教导 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恐怕 说 译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疏通文意 文言积累 1、通假字 学学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2、成语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3、古今异义 ①虽有至道(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②不能知其旨也(旨,古义:味美;今义:意义) 文言积累 3、词类活用 不知其善也(善,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弗食,不知其旨也(用“也”表判断) ②教学相长也(用“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即“其谓此乎”) 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教学相长。 整体把握 文章开头为什么要从“虽有嘉肴”写起? 从“嘉肴”写起,目的是引出下文“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教与学的关系。这是“类比论证”,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合作探究 “学”和“教”的作用及效果分别是什么? 学———知不足———自反; 教———知困———自强。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