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73388

9《鱼我所欲也》教案(第1课时)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2次 大小:11967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鱼我所欲也,教案,1课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鱼我所欲也》核心素养教案 教学目标 1.抓住文章的主要论点,理解全篇内容。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把握其论证方法。 3.体会本文的论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回顾《富贵不能淫》中对“大丈夫”的论述背诵原文: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能够坚守住“仁”“礼”“义”的人可以称得上大丈夫。 过渡:当坚守这些准则和保全生命不能兼顾时,我们该怎么抉择?接下来我们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看他是如何论述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 唤醒学生旧知,引出孟子有关“义”的论述,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二、疏通文意,体会文风 1.请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断句,辨别、积累虚词用法。学生朗读,教师辨听并板书误读字音,相机讲解相关字词的音义。 设计意图 本文在字词方面,多通假字,多虚词,可以适当地归类总结,并引导学生根据意义辨音识记。 (1)通假字读音。 可以辟患者:辟(bì),同“避”,躲避。 不辩礼义:辩(biàn),同“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dé),同“德”,感恩、感激。 与(yú),同“欤”,语气词。 乡为生死而不受:乡(xiàng),同“向”,先前、从前。 (2)多音字读音。 死亦我所恶:恶(wù),讨厌,憎恨。 (3)辨析词义与用法。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于,介词,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于,介词,对。 ②则不为苟得也:为(wéi),动词,做。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为(wéi),动词,做。 乡为身死而不受:为(wèi),介词,为了。 为宫室之美:为(wèi),介词,为了。 ③蹴尔而与之:与(yǔ),动词,给。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yǔ),同“欤”,语气词。 (4)画出句中停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设计意图 文中对举、排比句多,画出句中停顿时引导学生举一反。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自读自译,小组互助解决难句。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排比、对偶句进行归类理解。 (1)文中特殊句式。判断句:鱼,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否定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二者不可得兼。(“不”,否定词。) 设计意图 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字词不难,但些重要的论证,常以对偶、排比句出现,且有些拗口,学生初读课文,不易把握,归类理解更高效些。 疑问句: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为宫室之美、妻安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亦不可以已乎? 省略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2)对偶句、排比句。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指义)。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指不义)。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者: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胜过生命的。 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亡的。 凡可以得生者: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 凡可以辟患者:凡是可以用来逃避灾祸的方式。 3.齐读课文,感受孟子的语言风格。 设计意图 巩固对文意的理解,感受语言特点,促进整体感知。 三、找出观点 1.请学生说说文章大意。 2.请归纳孟子在本文中的观点。 明确: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两难处境中,要“舍生而取义”。 3.知人论世,促进文本理解。 补充资料一: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