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84383

五年级下册3.11《屹立在世界东方》 第三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438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下册,3.11,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三,课时
  • cover
《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工业和农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学习为建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的事迹,能以此为榜样激励自己。 3.通过学习,在新时代更要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工业、农业、航天业的发展。 难点:学习模范人物事迹,发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 师导语:中国汽车研发历史的初期阶段充满着心酸和无奈,由于清朝闭关锁国使得中国在文化与技术上完全与世界脱轨,即便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遗留着大大小小的弊病。当时的中国重工业高度落后,即便是制造一辆自行车,压力都犹如泰山压顶,造汽车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出示任务:中国终于造出了第一辆汽车,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分享。 教师总结: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诞生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亲自拍板决定新中国一定要自已造出汽车,努力争取苏联外援,中国众多的汽车技术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在1956年7月13日终于诞生了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同时也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款卡车,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光辉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汽车的制造以及影响。 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活动一: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 师导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出示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迅猛发展,除了第一辆汽车,还创造了多个“第一”,小组合作查找资料,分享讨论。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分享讨论。 预设1:第一架喷气式飞机。1956年9月8日,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即米格-17Ф型,随后获批准批量生产。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成批生产喷气飞机的国家之一。 预设2:第一座长江大桥。上个世纪50年代,在江面宽阔、水流湍急的长江下游还没有一座大桥,过江只能靠轮渡,给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六十年代初,虽然面临国内、国际种种困难,中国政府毅然决定在长江南京段,凭自己的力量跨越“天堑”。 教师总结:大家要知道,这许多个“第一”发生的基础是一个刚刚经过多年战乱,积贫积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迅猛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许多工业都是从无导游,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活动二:从“贫油”到产油国 师导语: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的混合物,工业发展离不开石油。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油产量不过12万吨,随着1959年9月大庆第一口井喷油,一大批油田相继发现和开发,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一下就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出示任务1:阅读课本第八十三页内容,思考新中国能够在短短十年改变“贫油”面貌,靠的是什么?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分享讨论。 教师总结:一些国家对我国由敌视、不理解逐步转化为友好相处,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逐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世界舞台。 出示任务2:1971年,联合国总部大旗升起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对此你会想到什么?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组分享讨论。 预设:先进人物:王进喜、李四光。 王进喜:“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铁人王进喜的铮铮誓言,也是以他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献身精神的突出表现。 李四光:李四光是我国的地质学家。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这些油田的发现彻底推翻了“中国贫油”的论点,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教师总结:正是靠着这种民族精神,我国建立了一个个大油田,到1965年,中国的石油基本实现自给。 活动三: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师导语:1964年10月16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